面对财富,人们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死不带去”又如何?
一位大老虎落马后,他的老同学为之惋惜,说他不懂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道理。其实,那大老虎不可能不知道“死不带去”的道理,可他就是要大把大把地捞钱。正如他明知腐败会导致亡党亡国,他还是要搞腐败。面对金钱诱惑,他将“死不带去”这几个字全然忘光了,不贪白不贪,不贪心难受,哪怕今生花不了死后带不走而“只为静静欣赏”(河北省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李友灿语)!
也有人走向了反面。他们终日游手好闲,弄得妻子穿不上像样的衣裳,孩子没钱上学,大家都奔小康了,他家的温饱还成问题。假如有人劝他勤劳一些,把日子过得好一点,“你看某某,年纪与你差不多,房子也盖了,车子也买了,可你呢……”他则回答:“他有钱他的,他发财他的,我才不眼红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将来总有一天他像我一样,什么也没有的。”说罢,他照样上床睡觉,照样找人打牌。
还有一种人,有那么一天,他们突然发愁了:为钱多得没处花苦恼!这么多钱怎么花呢?像正常人一样花,那肯定是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花不完的,把这些钱财全部留下来给人,心里又不甘,那就带走吧,于是就大肆挥霍,或到澳门去豪赌,或包养几十个情人,或吸毒……总之怎样挥霍快就怎样挥霍,反正不怕倾家荡产,反正死了也带不去。
再有一种人容易引起人的误解,以为他们真不懂得“死不带去”的道理。明明已经十分富足了,也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可他们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不穿名牌,不吃山珍海味,依然在辛勤地工作,甚至一天操劳10个小时以上。可终有一天,人们明白了,他们并非不懂得“死不带去”的道理,他们之不断创造财富,只是为了造福他人,回馈社会。最终,他们将财产捐赠给了社会。
还有另外的种种人吧,会对“死不带去”写下种种不同的答案。如何写下答案,是自己的自由。但人来世上一遭,是枉此一生,还是不负此生,并不单单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还关乎一个“生死”的选择问题——“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九方皋相马的寓意
九方皋相马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人们通常认为寓指对待人、事、物要抓住本质特征,不为其表面现象所迷惑。但近来再读这个故事,心中产生一个疑问:会不会有人觉得它另有寓意?
话说,秦穆公让伯乐推荐相马的人,伯乐推荐了九方皋。秦穆公命九方皋寻找千里马。三个月后,九方皋说找到了,是匹黄色母马。秦穆公命人牵来一看,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生气,对伯乐说,你推荐的人连雌雄颜色都不分,怎么会相马呢?伯乐叹道,九方皋所看见的是内在的素质,发现它的精髓而忽略其他方面,注意它的内在而忽略它的外表。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方法,是比千里马还要珍贵的。后果然证明这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
作者并没有说九方皋为什么会将黑马说成黄马,将公马说成母马。这就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九方皋粗心将马的毛色与性别都看错了,或记错了;一种可能是九方皋故意说错。
九方皋是第一次为秦穆公相马,会故意出自己的丑?九方皋是伯乐推荐的,九方皋出丑,伯乐不也跟着出丑坏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吗?但是,反过来想一下,假如九方皋不说错马的毛色与性别,能不能给他加分?不能,普通的养马人、骑马人都能说对,加什么分呢?如此,那九方皋最多不过是一个能识别并找到千里马的人,其声望不会超过伯乐,同样,伯乐也不会因为九方皋找到一匹千里马变得更了不起。然而,由于九方皋故意说错了马的毛色与雌雄,且错得十分离奇,便有了伯乐后来的一段感慨,这样,人们就看到九方皋虽是伯乐推荐来的,其相马的方法却远超过伯乐,且伯乐的形象也得到了提升——他不仅是一个识马的人,也是一个识人的人。由此可见,九方皋故意说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倘果真如此,则人们由这则故事中就可能得到这样的启示:人只是老老实实做事是不会有出息的,一定要学会演戏,戏演得好才可能有大出息。如今喜欢作秀的人这么多,说不定其中不少人就是受到了九方皋相马的影响?可九方皋作秀,毕竟首先是把事情做好,牵来了一匹实实在在的千里马,而如今一些作秀的人,常常只顾做戏,不做事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