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感谢阿Q先生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 热度: 12303
阿Q何许人也?不就是鲁迅先生笔下虚构的人物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阿Q这样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的小人物,你居然要感谢他?是的,我要感谢他。

  我虽然出生于文盲家庭,生活在深山老林,但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一个梦,将来要当诗人,当作家。

  可上高中的时候,不幸赶上了“大跃进”,“10年超过英国,15年赶上美国”,浮夸风吹得人头晕目眩。学生们上课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轮流着去“大炼钢铁”。农村的浮夸风刮得也厉害,你说一亩地要打5万斤,他马上就说一亩地能打8万斤……当时时髦的政治术语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你若是表示怀疑的话,那一顶“右倾”的帽子就会扣在你的头上,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写检查,挨批斗。对此,我的态度是明哲保身,不说话,装哑巴。人们不是常说“沉默是金”么?

  就在这时候,几个月前写的一篇小小说,在《河南青年报》上发表了。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了。但乐极生悲,仅仅高兴了不到两天,灾难便降到了我的头上:班主任发动全班同学,对我进行大批判,指责我斗争老师不发言,批判同学不发言,原来是在写稿赚稿费,这是什么思想?这是名利思想!这是什么道路?这是白专道路!

  于是,在我高中毕业时,毕业证上就堂皇写着“有严重的白专思想”,“对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认识模糊”……

  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此,干部、知识分子、农民,纷纷“下海”,经商的、办工厂的“个体户”,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人的腰包迅速地鼓了起来。而我没有什么本事,凭着写写画画,1984年,从工厂调入新乡日报社,做了一名副刊编辑。写了不少诗歌,水平都很一般,只有两首讽刺诗《守株待兔者的一个后裔》和《花圈里飞出了幽灵》,被收入了《1919-1986中国百家讽刺诗选》。

  1988年,全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举行了建國以来第一次杂文(风华杯)征文大奖赛。有个作者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阿Q真的阔了起来》,其观点是,阿Q这些浑身污点的人,阔起来以后,肯定是吃喝嫖赌,败坏社会风气;应该让有文化有修养的知识分子先富起来。

  可我认为,“下海”的知识分子固然可以先富起来,那许许多多没文化的,也可以先富起来,比如阿Q,他会舂米,他可以凭着这一技之长,开个粮食加工厂,把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如王胡、小D等,安排到厂里当工人,这也是好事啊。于是,我以虚拟的律师身份,替阿Q写了一份《阿Q的诉讼状》,把《阿Q真的阔了起来》的作者“告上了法庭”,要他为阿Q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3000元。想不到拙作居然在《人民日报》副刊头条位置发出,并引起了全国杂文界的争鸣。《新华文摘》《作品与争鸣》,都在显眼位置予以转载,一时好不热闹。征文结束,我“出彩”了,“草根”的我,居然获了大奖。15年后,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杂文百年精华》,把我的《阿Q的诉讼状》收入该书;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工具书《修辞通鉴》,也收有我的《阿Q》一文,把它作为“移今式移时法”的唯一范例;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杂文创作12讲》一书,更是对《阿Q的诉讼状》好评有加,从它的标题、开头、结尾、素材提炼、构思立意,以及结构和创新,进行了全面阐述,说它是一篇“打破陈规,独出心裁”的佳作。还有很多杂文集,也都收有此文。这是后话。

  自《阿Q的诉讼状》问世后,向我约稿的信,雪片似的自四面八方飞来。20年来,在各种评奖中,我的作品获省级以上奖一百多次,比如《新民晚报》的林放杯杂文奖,江苏省报纸副刊一等奖,河南省报纸副刊一等奖、二等奖,《人民日报》的杂文奖前后共计6次。1998年12月11日,河南省杂文学会还举办了“郭振亚杂文研讨会”,我被誉为“杂文获奖专业户”。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有9000多名(《作家通讯》2014年5期),我的名字忝列其中。

  上述成就与荣誉,均与我的《阿Q》有莫大关系。如此,我不该感谢阿Q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