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王庄
讽刺一直是我们的文艺传统。“远”的说,《瞭望》杂志封面曾上过著名漫画家丁聪的一幅漫画:“村骗乡,乡骗县,一级一级往上骗”;近的说,去年的央视春晚还上过苗阜王声的讽刺相声《那不是我的》。著名作家萧乾评价陈四益和丁聪合作的短文和漫画时说:“社会是否健康,有无生命力,标志之一是有无讽刺文学。讽刺文学的兴衰,最能看出一个社会或国家有无向上的倾向,还可测量上至执政者、下至人民的雅量。”今年的春晚,是否就少了些应有的“雅量”?
——张魁兴
这些年我们听过太多的官谎,只能记得一些“经典”的,比如城管暴力执法砸摊,官方就不说“砸”,而说“控制局面”;官员殴打群众,官方避谈“打”,而说是“肢体接触”;官谎被揭穿了,官方避谈“谎”字,而叫“说法有误”;贪污不叫贪污,叫“公款报销个人消费”;受贿不叫受贿,叫“由他人支付”……如此种种的官谎问题,是导致官方信任危机的一大原因。而比官谎问题更叫人难受的,是官谎“说了白说”,鲜有被问责的。撒谎无代价的规则下,官谎问题只会愈发没有底线,最终导致可怕的“狼来了”效应:以后官方说真话,公众也会满腹狐疑。
——马涤明
陕西旬阳县委书记梁涛责令县委办公室“通报”自己:批评他对办公室人员日常要求不严格、不规范、不精细、不及时提出,并确定了整改提高方案。据悉,这则“通报”让人们“印象深刻,感触颇深”:体现出领导干部敢于“亮丑”的勇气,更显示出一种责任和担当。然而,不少网友对此却保留了“及时的点赞”:所谓的对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不严格、不规范、不精细、不及时提出”,严格地说,就是庸、懒、散和好人主义。“通报”犹抱琵琶半遮面,何以如此忌讳那几个词?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是“亮”小处的“丑”,以掩盖大处的“陋”,还是真心实意地袒露不足之处,以求改进?总归是瞒不过人民群众的。
——茅家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