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一则笑话,题目叫《就怕劫匪有学问》。
一群人旅游,遇一劫匪。劫匪说:“我打劫有规矩,第一个只交100元,第二个150元,第三个200元,以此类推,早交早划算,怎样?”游客争先恐后排队交钱,相互推搡。劫匪一边收钱一边维持秩序:“谁插队谁排最后面去。”一时秩序井然。事后,排第一位的说:“真好,只損失100元。”
“聪明”的劫匪把打劫变成“收款”,且让“交款”者争先恐后,正是利用了人们的心理弱点:破财免灾,少花钱等于赚便宜。这场闹剧中,人们最不应该忽略却忽略的是:这本是一场打劫,即使掏最少的钱也是被打劫了。而一车的旅客,都只想着如何排在前面少交钱,而全然忘了齐心协力共同对付劫匪:如果那样的话,他们也许谁也不用损失一分钱。
当然,这仅是个笑话。但生活中类似此笑话的事儿还真不少见,只是常常被人们忽略了。
假日开车去市内各大商业圈,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停车。别说免费车位,就是收费车位都爆满,只能穿街绕巷找空位停车。好容易在一处路边停车场看到一空位,却见一个胳膊上戴着袖箍的老大爷伸出一巴掌,比划一下:半小时五元。这简直是打劫呐!正在犹豫,旁边有一台轿车一个劲鸣笛,看似要从斜刺里杀出,抢占那个空位。也就顾不得打不打劫了,一打轮,停进了车位,还暗自庆幸,再犹豫一会儿,五块钱半小时的车位也没了。从商场出来,交停车费,大爷问:“要不要发票?停一个小时,要发票10元,不要发票8元。”竟然还打折?喜出望外,掏出10元,找零2元——怎么感觉像是赚了两块钱似的呢,全然忘了其实是付出了8元,更无心质疑大爷如此收费是否合法。
停车场的大爷的算盘打得精,不开发票,也就无须向老板报账,钱全落进了自己的腰包。其实看车大爷也是利用了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吃准了多数人不会要发票,所以闷声自个发财。
诅咒看车的大爷无良,却又沾沾自喜于省了两块钱,这还是人性的弱点。细想想,看车的老大爷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抢钱”,难道就没有停车人一丁点儿的过错么?如果说是停车人纵容了看车大爷的“腐败”,也不为过吧?
说到腐败,时下流行一句话:“老虎太远,苍蝇扑脸。”打倒大老虎,的确人心大快,但是老虎离普通百姓太遥远,打不打似乎与百姓没什么直接的利害关系,倒是身边的“苍蝇”更招人恨。比如村长、小科长之类的小官,比如门卫、保安、办事员、物业管理员等一些不是官却胜似官的人,敢明目张胆地吃拿卡要,不打点他们就别想办成事儿。人们一边骂,却一边在纵容这些“苍蝇”,甚至很多人为能少花钱办成事而高兴,更有甚者为“拎着猪头找不着庙门”而烦恼,一旦进了庙门,则欢天喜地。
人们痛恨腐败现象,却又常常在办事时首先想到托熟人找关系。这种痛恨腐败是基于一己之私:如果“腐败”没有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就痛恨;而一旦能从“腐败”中获利,他们又会觉得“腐败”也挺好。此类人就是笑话里被劫匪打劫的游客,就是停车场里被看车大爷以“打折价”“打劫”的车主。
反腐败,我们常常把矛头指向明处的腐败分子,却很少把矛头对准腐败的温床。腐败犹如恶之花,自然有培育其生长的土壤。甚至可以说,就是有如此的肥沃土壤,才使恶之花常开不败。所以,反腐败,不光要除恶花,还要换土,腐败离了生长的温床,自然也就枯萎凋零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