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21514
武鹏霞 李凤枝

  ◆摘 要: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成为语文教学中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语文预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语文课堂教学环境和速度,促进学生语文水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课前预习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实现教学中三位一体的目标。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教学策略

  一、引言

  课前预习就是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先自学课程内容,初步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小学语文的学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预习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忽视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

  就教师来说,很多教师能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但认识不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将课前预习放入到正式的教学过程中去,只是把课前预习看作是促进教学目标完成,达到课堂效果的方式之一。当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时就会将问题归结于课堂上的突发事情或者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领悟能力,忽视了课前预习对促进学生理解中的重大作用。

  2.学生对语文课前预习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将预习作为一项作业或者是任务来完成,没有将课前预习看作是自己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学生逐渐失去了预习的兴趣,继而忽视了预习。同时,我国家长对于儿童的教育中,对课前预习的认识也是存在不足的。受我国传统的考试制度影响,家长对于孩子学习关心主要停留在孩子的学习结果上,没有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只强调孩子是否学会,忽视孩子用什么方式去学。家长只告诉学生知识需要预习,却没有做到带着学生或者是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孩子进行预习,进而导致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的认识不足。

  3.课前预习的方法不恰当

  课前预习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有它独特的作用和效果。但目前我国的课前预习并没有发挥它自身的教育功能,很大的原因在于课前预习方法的不当。预习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基本掌握将要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在于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对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对于没学知识难度的分析。那么这就需要在课前预习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和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我国大部分学生的课前预习方法停留在简单地看、读和写上。这种简单的预习无法剖析自己对于知识的认知度和可以接受程度,相反还可能耽误学生课后娱乐休息的时间。

  三、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

  1.字词认读

  阅读预习包括诸多内容,认识生字词应该是最基础的预习目标。在小学阶段,识字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阅读预习时,学生需要先认识生字词,才能扫除阅读障碍。因此,教师要适时为学生设计生字词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阅读环节。教材的注音、注解,学生手头的相关工具书,都为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预习任务设计时,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对识字解词做出创意要求,让学生能够借助更多辅助工具提升预习效率。小学中高段学生大多能够自主预习生字词,教师要将字词学习当作常规预习任务来设计,要求学生自觉完成生字词的认读和解释,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内容梳理

  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梳理性阅读,对文本内容进行整合性处理,这是常见的预习任务。在学生进行预习性阅读时,教师要做出必要的引导和提醒,让学生关注关键情节和主要人物,对文本选材、立意、构思等内容做出精准判断,促使学生顺利建立对文本的基础认知。阅读属于学生个性学习行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度解析。教师可以通过任务设计推动学生的预习进度,引导学生整理文本结构、分析主要人物、梳理关键情节,在关联性思考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教师在设计预习任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阅读需要进行综合考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诵读锻炼

  在设计预习任务时,教师可为学生准备诵读训练任务,提出诵读要求,为学生主动进行诵读训练做好铺垫。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诵读训练时,如果不能产生情感共鸣,是难以形成诵读体验的。如果有必要,教师不妨鼓励学生收集专业人士的诵读材料,通过反复聆听和跟读训练,掌握诵读要领,并在反复体验中提高诵读能力。学生诵读基础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要适时给出提示,让学生关注诵读方法和技巧,以提升诵读水平。小学生对诵读存在一些认知偏差,教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针对学生诵读问题进行纠偏指导,以提升学生诵读的水平。

  教师为学生设计诵读比赛任务,对诵读方法和技巧展开讲解,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素材进行训练。学生收集材料已成为常态,教师的提示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从学生比赛状态来看,大多数学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这说明教师的课前预习设计是比较成功的,为学生顺利进入课堂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预习,能够顺利构建学生的预习认知体系,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形成整体阅读感知、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大多缺少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够为正式教学做好准备,确保语文教學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陈红梅.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探究[J].教育界,2020(36):93-94.

  [2]韦德吉.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6):7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