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課程是初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地理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地理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在体会祖国大好河山的前提下,培养爱国情感。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素质教育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性格。地理课程是学生初中学习阶段中的重要科目,学生可以通过地理课程了解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切实的感受到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爱国情感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的课题,一个中国人只有热爱他的祖国,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才能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才能有正确的目标和航向。才不会做出有害于他人和国家的事情,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成为真正有担当有价值的人,成为社会主义的国之栋梁。
◆关键词:地理教学;渗透;家国情怀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国家要求越来越重视人口的素质以及环境保护,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就要求公民在社会发展中能够正确认识到良好资源环境和社会的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地理课程标准》也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提出了改革,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因此在教师在地理课程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能够切实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教师在地理课程中渗透家国情怀,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地理文化素质,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白地理环境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也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终身理念。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一、在初中地理课程中渗透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加强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国家的持久发展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能够切实的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正确价值观。教师在地理课程中渗透家国情怀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的承担起社会新时代接班人的责任,在学习过程中勤奋好学,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同学,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处事方式以及情感价值态度观,对于学生其后阶段的成长以及发展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2.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
初中课程中渗透家国情怀是提升中学生思想认知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不断地增强初中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同感,有利于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的理念,以及为了国家的繁荣强盛而奋斗终身的决心;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严格的要求自己,主动的承担起社会责任与义务,学生在生活过程中能够严于律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在初中课程中渗透家国情怀,也可以让学生认知到家、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于民族、家乡和家庭的热爱,使得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不断地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社会和家庭之中,这也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进步。
二、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
1.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设备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已经进入高速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已经进入到我国各行各业,并与各个行业的发展现状联系起来,推动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随着教育行业在我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在教育领域使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初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采用互联网设备开展课程。
2.教师要深入挖掘地理素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领域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引导,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建立家国情怀的意识。教师还要经常与其他的优秀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或者是观看网上优秀教师视频,看看名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是如何渗透家国情怀的,教师在吸取各方经验后,可以根据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特点,切实地挖掘课程内容,设计高效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
3.教师还要开展实践活动
爱国情怀最为主要的就是让学生在地理课程中培养对于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因此教师在开展地理课程中就可以带学生开展亲近祖国、走进家乡的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进行户外考察,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从而使家国情怀真正的进入到学生的内心当中。初中教师每一年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地理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去全国各地考察我国不同的地理景观,比如说沙漠、梯田、溶洞等景观。让学生在体验自然风光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我国地理课本中的地形地貌的知识,最主要的是还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这也有利于加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家国情是学生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自觉的意识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如挖掘地理材料、开展实践活动、使用互联网设备等,切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华儿女。
参考文献
[1]陈杰,陈煜,刘恭祥.基于地理视角培养“家国情怀”的主题教学活动——以“台湾:游子的乡愁”为例[J].地理教学,2016.(14):11-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