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班级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班级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提炼,良好的班级品牌能够时刻引导学生健康积极发展,合理的班级品牌运行方式能够进一步支撐班级品牌的深度发展。文章通过“五事为家”品牌班级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中职学校班级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实际运行方式。
◆关键词:中职;五事为家;品牌班级;德育
2019年11月,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凸显了德育教育在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1]。品牌班级建设又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要重载体,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是新时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2]。本文以“五事为家”品牌班级建设为例,探索品牌班级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实际运行方式。
一、“五事为家”品牌背景
19造价中专是工程造价专业3年制中专班级,现有学生47名,市外户籍26人。班级学生大部分同学学习基础较差,行为习惯一般,60%家庭组成复杂,父母工作较忙,外地学生归属感不足,自信心、认可度一般。针对这些现象,创建“五事为家”班级品牌,强化学生自信心和认可度,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提升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
二、“五事为家”品牌诠释
“五事为家”具体指的是通过每月五件事作为每位学生的行动目标,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将“家”的概念融入班级。“五事”具体由同学事、老师事、寝室事(家务事)、班级事、学校事五种类型组成。在确定班级品牌“五事为家”为家的同时,创建了品牌班级口号——“做更好的自己”。
班级品牌标志如图1所示:
“五事为家”核心思想是互帮互助,对中职学生而言,互帮互助是体现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一个好方法。每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的特长与优点,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为了能够取长补短,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着更大的进步和提升,因而班级选择“五事为家”作为班级特色来进行创建,希望学生能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并怀着感恩的心耐心帮助同学,创建和谐温馨的班级家园,以求更好的发展。
三、“五事为家”品牌建设
(一)创建品牌建设工作小组
班级品牌建设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一支优良的学生工作小组队伍能够很好的推进班级品牌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班主任为组长,班长为组长,部分班干部为具体建设子项目负责人,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创建班级品牌的同时,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研判确定班级建设品牌
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都是有差异的,选择合适的班级建设品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班级实际情况调研、讨论、分析,最终寻找最为贴切班级实际的建设品牌。
(三)围绕品牌制定建设方案
班级建设品牌确定后,全班需要制定配套的建设方案。在此过程中,工作小组能够发挥很好的载体和桥梁作用,根据学生特点、兴趣爱好等,和班主任共同商讨具体的建设方案。一般可设定以下及步骤: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具体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可专门制定详细活动时间安排表。
(四)班级品牌建设方案实施
制定好建设方案后,班主任需要动员整个班级学生围绕实施方案开展各项活动,树立目标,鼓舞士气。同时开展班级品牌文化布置,通过对教室环境的改造,打造成贴合品牌主题的班级文化氛围。
将建设品牌元素融入教室布置,创设独特的个性化班徽,学生进入教室后就能感受到品牌文化氛围,时刻提醒着我们的学生,能够做到环境育人。
(五)班级品牌建设分享展示
通过预定时间的品牌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分享展示阶段,这样才能将班级品牌建设推向更高点。分享展示的形式可以是小组交流分享会、建设情景展示会、主题活动展示课、建设“留痕”展示图等等。
(六)班级品牌建设表彰活动
整个班级品牌建设过程中,最好有表彰活动,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建设积极性,可以每月一表彰、建设中期表彰、建设总结表彰等等。
四、“五事为家”品牌建设成果
经过为期两年的“五事为家”班级品牌建设,基本上完成了预设的各项活动。在整个建设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各项活动,班内大部分学生获得各项奖章,每月五件事情能够很好的完成,甚至很多学生都是超额完成。互帮互助理念深入人心,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把班级当成第二个家,班级的整体风貌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结语
实践证明,合理的班级品牌建设能够对整个班级的健康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良好的班级品牌能够和班级文化氛围相辅相成,学生长期在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中,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培养中职学生真正成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清.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研究[D].南昌大学,2020.
[2]罗统碧,周蜜.学校德育常态化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0(S2):138-14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