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思维导图:提升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自主合作行为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3501
胡英 蒋飞红

  ◆摘? 要: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合作”,而今的幼儿绝大多数来自二胎家庭,家长的偏爱,让同一个屋檐下两个孩子始终处于战争中,导致幼儿拒绝合作、抵触合作。通过对本园大班幼儿合作能力调查,发现:幼儿在自主建构游戏中存在同样的问题,表现出不愿合作、甚至不会合作的情况。《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为此,本文以“思维导图”为载体,通过设计与运行思维导图,搭建幼儿对合作行为的桥梁,使幼儿愿意合作、学会合作,为其入小学参与合作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思维导图;合作行为;自主

  一、绘图纸 共建构

  巧妙的设计、运行思维导图,引导幼儿在自主建构游戏中,尝试分工,与同伴共同完成搭建任务,让同伴之间的合作行为得到提升。

  第一,设计制作思维导图:建构前的思维导图绘制,可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人采纳自己的意见,增强同伴之间的沟通能力。

  第二,运行操作思维导图:依照思维导图搭建,在游戏中学会帮助他人,调整自己的认识,并且能学以致用,提高幼儿认知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

  (一)设计制作思维导图

  幼儿的合作行为大多发生在游戏中,建构作为游戏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灵活性、创造性深受幼儿喜爱。通过表格式思维导图、讨论式思维导图、组合式思维导图和改进式思维导图,四种设计,引导幼儿以分工、协商、配合等方式去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从而建立积极、良好的同伴互动关系,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

  1. 表格式思维导图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合作意识和合作水平会越来越高,大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够产生明确的合作意图,幼儿自由的选择团队和思维导图,相互配合,循序渐进,有一定的程序性。

  (1)选取纸张

  同伴之间在建构前,自选作品并且商量:今天我们要搭建什么?经过一番讨论,选好后,在作品后面打√即可,便按图搭建。

  (2)难度提升

  在幼儿熟悉表格式思维导图后,教师提供计时器,即参照相同时间内,哪一队合作先完成搭建内容,即为挑战成功。

  2. 讨论式思维导图

  讨论对游戏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基础,有了讨论,能更理清思路;有了讨论,能促进幼儿口语能力的发展;有了讨论,能让同伴之间的合作加速发展。在各抒己见中,凝聚众人的智慧,随后便开始有分工、有合作的制定思维导图并完成建构。

  (1)分组讨论

  首先拿到一张空白的图纸,根据主题,互相发表言论、设计和商量整体建构,如遇意见不统一时,则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思维导图内容确定。

  (2)共同制定

  组内成员集体制作平面的思维导图,在制定的过程中有商量的循序渐进,共同完成,并与同伴分享建构成果。

  3. 组合式思维导图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而一个人的才能只不过是渺小的。所以需要大家的智慧,分工拼贴合作,共同完成思维导图,才能让思维导图发挥其真正的实效。

  (1)单一绘制

  幼儿先根据主题自行在空白的图纸上设计,与讨论式思维导图不同的是,不需要讨论、不需要商量,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思维导图即可。

  (2)多样综合

  个人图纸设计完成后,幼儿将各自设计的内容剪贴在各组的大图纸上,这个时候由团队里比较能干的小朋友担任队长,进行思维导图的综合汇总,并且加以其他内容进行装饰。

  4. 改进式思维导图

  问题式的学习为幼儿顺利开展游戏,积累合作经验提供了保障。观察了解幼儿的问题和需要,利用小组或个别互动、集体谈话、评价等形式帮助幼儿去寻找问题、深入建构并且获得合作技能。

  (1)寻找原因

  在同伴出现问题时,其他幼儿也热心地帮忙,一起参与、寻找问题的根源,并积极献计献策。

  (2)深入建构

  原因已经找到,下一步是找出新的解决办法,幼儿在尝试错误、解决问题、不断建构中,完成合作。

  二、执行操作思维导图

  如果说设计是源头,那么运行就是重点中的重点,会设计不代表会运行,会运行不代表会设计,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运用策略指导的方法,引导幼儿会用思维导图、用好思维导图,成效显现。

  1.集·讨论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讨论发现的,因为这种讨论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的。因此,在游戏中,倡导幼儿自我讨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1)自主选纸 分组搭建

  游戏分组进行,每一组可以自主的选出组长或者队友,根据组内成员的需要来商定内容,最终选择本次搭建的思维导图,确定后,小组便开始合作进行搭建。

  ①选图适度:选图的时候需要适合小组成员的水平,不宜过于简单或者复杂,过于简单,没有难度,没有兴趣;过于复杂,没有能力拼搭,则会影响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②搭建过程:以“按需分明”的方式进行分组搭建,提高幼儿建构效率、减少矛盾,促进幼儿之间良性合作。

  (2)集体讨论 绘制图纸

  有研究表明,幼儿是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只不过缺少媒介,导致他们无法沟通,所以我们采用深入讨论的模式,引导幼儿根据搭建主题进行搭建。

  ①图纸呈现:在主题下,幼儿成员围在一起讨论思维导图的设计,并且把它绘制出来。

  ②成效显现:幼儿拿着图纸、进行建构,新形式促进同伴之间合作,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2.商·制定

  在幼儿游戏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商量,一件新玩具大家都想玩时,需要商量,一起合作完成一件作品也需要商量,學会商量是幼儿合作中不可缺少的交流技能。

  (1)达成意见 分工合作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幼儿的想法是多样的,意见不一致时要学会解决,并且在搭建游戏中营造出一种协调一致的氛围,分工明确,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

  ①意见统一:当他们遇到想法不一致时,他们采取“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谁赢听谁的,这不视为一种自发的缓解同伴矛盾的好方式。

  ②合理分工:幼儿想好主题后,擅长组织的幼儿就会给其余幼儿分配任务,某某某干什么、某某某干什么。

  (2)已有经验 反复操作

  幼儿多次建构后,游戏水平肯定有了针对性和计划性,养成了合作意识,也有明确的合作意图和合作目标。

  ①意识养成:多次建构图的运用,孩子们已经形成了遇到事情要商量、合作的意识,这是很好的契机,让孩子们学会合作。

  ②经验获取: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通过语言交流、动作等形式共同协作,不放弃、反复的进行建构。

  3.共·实践

  实践出真理,幼儿的交往能力只有在良好的环境和更多的交往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紧紧抓住“思维导图”这一缘点,在实践出发展幼儿的合作行为。

  (1)资源共享 同伴互助

  资源的传递与互相分析,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自主交流合作空间,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幼儿。

  ①互帮互助:在协商中主动分工合作。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会让幼儿更容易获得成功。

  ②共同进步:与此同时他们的合作也会给他们带来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把握这个时机及时巩固、强化,就会激发幼儿合作的内在动机,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4.聚·反思

  建构游戏中,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有些是可以马上解决的,有些不能立刻解决,需要同伴之间,通过合作讨论、摸索才能解决,这个时候就需要学会运用反思,让幼儿找寻疑难问题,反思自己在游戏中,哪一步是错误的,并且进行多次试验,进一步促进同伴之前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发现问题 共探成果

  当同伴出现问题时,一起寻找问题根源,引导幼儿学会适时的改变思维导图,放手让幼儿自主进行建构游戏,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建构游戏,真正成为建构游戏的主人。

  ①问题反思:为什么我这样搭建是不行的?为什么他们的是可以的,引导幼儿对问题进行反思,从而一起协商、再次合作搭建调整。

  ②多次试验: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能成功,多多给予及时鼓励,要求并督促孩子们将每一件事情做完,发挥同伴的协作能力。

  三、促合作 习发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幼儿合作交往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幼儿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途径。大班是幼儿合作学习的关键时期,幼儿对游戏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针对这一特点,利用思维导图,合理构建游戏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促进幼儿合作的水平,提升幼儿的学习技能。

  (一)激发幼儿合作意识

  思维导图投放到幼儿的建构游戏中,可以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多样化的合作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鼓励幼儿根据思维导图选择合适的同伴组成小组,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用多样化的合作方式解决问题。

  (二)推进幼小无缝衔接

  幼儿愿意主动的与他人接触,积极的接受新的事物,从而得到思想品质的提升,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为幼儿身心健康提供帮助。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无缝衔接,帮助大班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关键期。

  (三)解放教师反复指导

  合作行为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作为幼教工作者,重视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就可以解放自己,从“不停的提醒和督促”到后来的“旁观者”,培养了教师用于创新、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工作态度和施教能力,从而获得更多专业成长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1]沈凤.浅谈在建构游戏中提高大班幼儿合作能力.[J].科学大众.2019(05):73.

  [2]吴芸.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J]. 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2018(11):95.

  [3]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04):42-46.

  [4]陈素珠.幼小衔接儿童合作意识培养的教学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2(11):63.

  [5]钟莎.淺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小].读书文摘.2016(08):2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