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问,即提出问题,是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的交际能力。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提问”策略单元。提问策略可谓是阅读教学策略中的“锦囊妙计”。笔者认为,本单元的教学,可依托问题清单,侧重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让学生掌握并归纳有效提问的方法,进而优化深度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提问策略;问题清单;深度阅读
在单元导语中提到:“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由此可见提问在小学生的学习和阅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学生习得提问策略不可能无师自通,需要在教材和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进行,所以笔者在本单元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依托问题清单,搭建学习支架,让学生在学策略中习得能力,在用策略中提升能力,优化深度阅读。
一、利用问题清单示例,习得提问方法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在课前预习时,笔者就已经让学生自己將有疑问的地方写在便签条上。但因为还没有具体地接触提问策略,大部分学生只会针对课题提一些比较直观的问题,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发生了什么事?”“这五粒豆最终结局是怎样的?”等等。于是,在课堂开始后,笔者首先是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自学前,强调了边阅读边提问的概念,我们所提的问题应是在阅读时产生的,而不是简单的课题质疑。让学生将这一概念融入自学行为中,再去尝试提问。
在第一个自学环节结束后,呈现了此文的小组问题清单中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此问题是针对第五粒豌豆生长的过程这一部分内容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此问题是针对母亲说的一句话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此问题是在对比了五粒豆的不同经历后,结合全文内容提出的。通过小组问题清单的示例,再结合泡泡提示语,循序地总结出了,在阅读时,我们可以从部分和整体两个角度进行提问。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笔者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模仿小组问题清单中的示例,判断组内成员所写下的问题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出的,还是针对全文提出的。再整合组内成员的问题,将判断好后的问题写在小组问题清单上,并备注问题提出的角度。
二、扣准结构化问题,实现深度思考
与第一篇课文不同,《蝙蝠和雷达》和《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两篇课文,出现了“学习伙伴”。这种随文批注的方式,更是将一直强调的边阅读边提问的概念动态化地呈现了出来。在随文批注的提示下,我们知道了,提问是伴随整个阅读过程的,而且提问不仅可以针对课文内容本身,还可以是课文以外的相关情境的思考。
那么怎样的提问才是课文以外的,却又能和课文有所关联的呢?于是,《蝙蝠和雷达》这篇小组问题清单,巧妙地结合了“学习伙伴”的互动对话框,又帮助我们做了一个总结。其中小组问题清单中同样出现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的提问角度都是不一样的。第一个问题是“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这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类型已然在第一篇课文中有所涉猎,所以学生能很快地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类似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这是从写法的角度提出的问题,学生刚开始很难理解。这种创造型的问题,需要从文中来,到文中去。合理衔接上下文,利用课文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要点。
三、巩固提问策略,实现深度迁移
(一)筛选、整合提问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继续以随文批注的形式,将前文总结的提问角度进行回顾运用。而此课的重点,除了回顾运用,还有筛选问题。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策略运用。是要让学生进行有效地筛选、整合。这也是慎思和明辨的过程。此文课后的小组问题清单中,帮助我们整理了一部分筛选提问的方法。在总结筛选问题之前,笔者先让学生回答这个三个问题。在“慎思”中学会“明辨”。
(二)深度迁移运用
《蝴蝶的家》为略读课文,和前三篇课文不同,它只有一个简单的课前提示语,所以这篇课文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由扶到放”,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实践,在整个过程中,不用太过在意问题的质量,而是先让学生享受提问的过程,适当鼓励学生运用整个单元所学到的提问策略进行学习,以巩固学习成果,真正实现迁移运用,如此才能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
问题清单是整个阅读策略学习的支架,它帮助学生直观化地学习,将思维的过程可视化。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问阅读策略中问题清单的设置,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循序地掌握提问策略。笔者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将问题清单作为提问阅读策略的学习支架,还是有需要磨合的地方。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阅读策略的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这一个单元,而是要强化思维,让学生将阅读策略贯穿于每一次阅读中。
参考文献
[1]何捷.统编教材四上“提问策略”单元教学设想与指要[A].福建福州教育研究院, 2019年.
[2]乙二春.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