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导读法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8085
韦爱丽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增加小学生语文知识储备量,提高小学生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但是,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教学效率不高,加强导读法研究,促进导读法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将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本文将对导读法进行简单介绍,分析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并提出导读法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导读法;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农村小学教学发展还相对落后,加强导读法在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必将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农村小学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导读法的内涵

  导读法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导读法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传统的“讲读法”而言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阅读教学主要以教师作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一边读一边讲,阅读教学成了语文知识灌输的主要方式。而“导读法”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职能进行了准确定位,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发挥出“导”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引导、指导,“读”则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阅读。导读法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体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角,教师成为于都教学的主导。

  二、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近年来,教学改革带来了小学教学观念的空前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下,一切为了考试成绩,学生成了学校创造高分的“机器”,考试考什么,学生学什么。通过教学改革,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在我国农村小学,教学理念尚處于转变之中,许多教师的教学观还很落后,进而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缺乏有效互动,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对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存在偏差

  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存在误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以教师“讲读”为主,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实行教学改革后,许多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却忽视了自身在教学中的引导和指导作用,让学生的思维放任自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进而影响到小学语文阅读教习效果。

  三、导读法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课前阶段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阅读的课前准备,加强对小学生的预习引导,这样能够让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掌握学习要点。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阶段进行通篇阅读,完成“自读”过程,找出课文中存在的生词和生字,用比在课文中标注出来,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或字典,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课文阅读教学前,教师根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低段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预习中,通过自读找出课文中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如:发动、灌溉等。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学生自读中,难免会遇到各类问题,将这些问题利用利用圈框或画重点符号形式进行标注,记录下自己预习时的想法,以便能够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

  例如:在进行《我是什么》课文预习中,学生找出了“发动”词语,通过查阅字典,了解到“发动”一词存在“使……开始”、“使……行动来”,“使……运转”三种解释。学生可以利用重点好对“发动”一词进行重点标注,将三种解释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探讨。

  此外,学生在阅读教学预习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自读,多提出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例如: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课文预习阶段,教师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课文题目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具有哪些作用?”“小蝌蚪时怎么变成青蛙的?”。

  (二)课上阶段

  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许多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测评。学生已经经过了课前预习,对课文的基本内容有了初步了解,教师只要对预习情况进行测评,就能够掌握学生预习的深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不同阶段阅读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指导。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课文阅读教学中,针对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目标,需要将字词作为教学重点,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在预习中找出的难以理解的字词找出来,教师针对字词进行讲解。

  学生在掌握字词含义之后,再进行课文的细读。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外形特点,找出描写小蝌蚪外形的句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妈妈”是什么样子,在课文找出描写青蛙妈妈特点的句子。

  通过细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已经基本掌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讨论小蝌蚪身体变化的过程,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对小蝌蚪成长过程进行描述,其他同学进行补充。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后阶段

  课后阶段,教师需要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和知识迁移。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课程教学后,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课后练习体,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对生词加以记忆,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造句,对课堂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增加字词量的积累。

  四、结束语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导读法,不但能够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让阅读教学活动更加紧凑,富有条理,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体现出导读法的优势,促进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戚丽玲.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30.

  [2]张树名.导读法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1):17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