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新教师成长面临的三个“博弈”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7989
陈曦

  摘 ?要:新教师并非一张白纸,其成长过程也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加法”。作为一名受过完整教育、有着不同经历的完人,新教师的成长同样面临不断迭代更新的挑战。本文探讨了新教师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与过去教育教学经历的博弈”“与现在教育资源信息的博弈”“与未来自我发展突破的博弈”。

  关键词:新教师;成长;博弈

  新教师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新鲜血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新教师应当成为教育改革的生力军,拥有创造性想法、引领突破性实践。然而,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却发现,新教师虽“新”,却往往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很“老”,他们的成长面临着三个“博弈”:

  一、与过去教育教学经历的博弈

  我们常常说,新入职教师如同一张白纸,擅于吸收新事物、可塑性很强。但这种观点片面地忽略了新教师个体的受教育经历。2001年,国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八次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然而直至目前,“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目前大部分师范类高校毕业生正是带着这样的长达十余年基础教育经历走向工作岗位。其次,作为一名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结合近几年观察调研,笔者发现,尽管师范类高校或师范类专业会开设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但是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讲授式教学方式,学生在灌输式教育中学习“启发式、合作式、讨论式”学习方式,在被动接受中认识“做中学”。这样的理论学习对于许多师范毕业生来说,根本难以真正领会新进教育教学理论的核心要义,更无法将其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学习行为的核心悖论就是所学到的传统与自己的创新之间所形成的对立。”基于以上原因,新教师在初入职缺乏有力团队引领与支撑的情况下,更多的是采用自己受教育经历中常用且易操作的方法,如灌输、体罚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教师的优势很难得以发挥。

  学校于每学年上期完成教师选聘,下期新教师则在校跟岗实习一学期,深度融入全校师生校园生活,走进课堂、参加教研,并参与每学年持续进行的各学科校本丛书及教学建议的修订。对于新教师,谢家湾小学坚持一个观点:不急于一招一式、不在于一城一池,而是先统整教育价值取向。新教师最初形成的理解“做一个怎样的教师,坚守怎样的教育价值取向”决定着他整个职业生涯走向。通过参观校园、了解学校发展历史、阅读学校微信,耳濡目染,理解“六年影响一生”“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核心要义,认同“孩子的发展是校园的灵魂”“孩子的立场是学校的第一立场”。只要懂得了敬畏教育、敬畏职业、敬畏孩子的成长,新老师们自然会有满怀的热情投入学习,毅力挑战。而结合跟岗观摩、实践,新教师更能够自我更新,迭代自我认知中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正式入职后发挥理论与实践创造性打下良好基础。

  二、与现在教育资源信息的博弈

  新教师入职后,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最渴望得到实操性指导。而在信息化时代,海量教育资源会充斥新教师的学习之路。如何在较为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结束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新教师需要与“名师”博弈。目前,市面上有大量“名师”“名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教育教学案例等书籍。此类书籍的作者往往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明晰个人风格、善于思考总结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然而对于初入职的新教师,盲目跟风购买并且模仿,容易导致习得一招半式甚至不伦不类,既消耗成长时间又难以取得较好效果。其次,新教师要与大量教育类网络资源博弈,如微信公众号、blog、微博等持续推出各类教育文章,这类文章标题鲜明容易引人关注,且文章较短信息量较大,然而这种未经过多审查和时间检验的“快餐式”信息,很难有真正具有价值的内容,也很难让新教师沉心静气地反思、审视、总结。因此,虽然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让人眼花缭乱,但新教师如何进行个性化地选择与吸收,成为影响其成长的重要因素。

  三、与未来自我发展突破的博弈

  新进教师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往往自信心不足,容易呈现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现象。新教师要获得根本性提升,更需要在不断发现劣势和不断自我实现的动态过程中去成长。这需要新教师在扎实教育教学技能的基础上,锤炼自己的心性与毅力,既能做到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又充满信心地不断改进与完善。

  “教师的生命状态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谢家湾小学通过团队文化营造、为新教师搭建多元成长平台等方式,让更多新教师不断体验自我实现。研课磨课等,无论执教者是誰,都直指缺点不客套不恭维,围绕问题共同出谋划策,使新教师体会到安全感、价值感;充分利用每年创意教师节等契机让老师们体会职业的幸福感、尊崇感;把大量对外交流活动作为新教师发展平台,上接待课、展示课、送教课、市区赛课,新教师都有同样的机会,各学科组、教研组倾力为新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团队支撑,通过磨一个人带动一个团队,研一节课带动一个学科;中层干部竞聘人人有机会,大量入职不到三年的教师进入中层干部队伍;新教师和其他老师一起,持续参与到多年研发校本丛书的过程中,几百名老师从研读课程标准到阅读多个版本的教材,从梳理知识点到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从选择学习素材到优化呈现方式,从处理图片到排版校稿。持续深度的校本研究成为教育生活的常态,也使老师们远离职业倦怠始终保持专业生长的蓬勃状态。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固有经验博弈、与海量信息博弈、与认识完善自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思维博弈,是每位新教师发展的必经之路。每一所学校应该帮助新教师认识自我,找到未来发展方向,拥有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助力每一位新教师健康成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