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语文教育存在着很大的误区,那就是很多语文老师始终走不出传统教育的传统模式,或者不愿意摆脱这种模式形成的制约枷锁,一边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一边从事着应试教育的模块,将学生从一个歧途引向另一个不知未来的歧途。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素质;问题;策略
一、素质教育依然没有摆脱初中传统语文教学形成的窠臼
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多年,改革的精髓已经深入到初中语文教学的各個方面,甚至已经搭建了新课纲指导下的新教学模式。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根本事实,那就是初中语文教学还是没有彻底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即为“教”而“教”,把“教”当作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固守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在固定的模式指导下开展循规蹈矩的教学工作。教师依然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主心骨,即一切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讲解、板书均以传授知识为第一要务,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是紧紧围绕中考这根指挥棒,学生学习的圆心不会超越指挥棒控制的范围。
因此,素质教育尽管已经喊了多少年,我们的语文教师还是尽力实现着高分低能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不容学生挑战,那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给予的答案有所质疑。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越来越低,甚至出现大量学生厌学,尤其是对于初中语文。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看不到语文于自己将来有什么好处,语文对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改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往往喜欢将自己知道的知识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并没有让学生主动去走进“我”与“韩麦尔先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其中包含的深刻内涵。在现当代传媒如此发达的当下,假如我们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查询相关的知识,他们对于如此遥远的语文知识还是会喜欢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学生走向未来必备的一座桥梁。当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写能力的时候,当初中学生对于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有了一定判断能力的时候,我们语文教师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行包办代替。相反,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自我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做到这两点,我们的初中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厚度上才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且他们的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学生自我发展,在于学生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体现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价值。换一句话说,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在于集道德、科学、文化、智能、体能、审美、劳动和心理于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工程。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三峡》一文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走出文本,走进实实在在的三峡之中,去体验真实的三峡。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就走在了素质教育的路上,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远远超越文本本身。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应有的策略
1.建构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初中语文教学中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理念,这样的理念与当时所在的时代紧密相连。但是,我们的思想和意识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的今天,我们的社会已经敞开心扉的当下,初中语文教师打破旧的格局创立新的模式的时代早就到来了。为此,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循序渐进过程中慢慢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放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之上。只有这样,旧的模式才会被新的模式所取代,新的思想与理念才会成为未来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探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突破传统知识论的研究方法,彻底摒弃形而上学的思辨研究,回归到教育的真实世界里。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合理地把握教育价值演变成为与受教育者完全一致的内生动力,以使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建立在坚实的基点之上。在这一思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领,在于新思维下实施素质教育。例如,我们在教学九年级语文《我爱这土地》《乡愁》的时候,就紧紧结合近年来全国上下举行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让学生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去体验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同时,我们又引导学生回顾新冠病毒爆发后,国人纷纷回国躲避瘟疫,党和政府竭尽所能将远在异国他乡的国人接回家乡等。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学生的爱国情感绝对油然而生。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乐学善思情怀。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是学习进入最高境界的最为原始动力。只有学生具备了对于该学科一定的兴趣,或者说这种兴趣已经激发该生去努力拼搏,使自己成为在文化或文学领域有建树的人,于初中语文学习才会有一定的好处。列夫托尔斯泰有言:“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
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之前就应该培养孩子们对于语文学科应有的兴趣,将他们引到这条道路上来。即,彻底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如此,学生对于语文学科才会有真正的兴趣,学生才会渐渐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学生心灵深处对于语文的那一个点才会被点燃。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有言:“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例如,我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渐渐喜欢上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安塞腰鼓,我采用了用视频剪接的方式介绍了大量有关腰鼓的内容,尤其是事关安塞腰鼓的影视频。
3.传授学习技巧,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素质教育的根本点在于提升学生的能力,在于学生能够在不变中应万变,进而将知识扩展成为一生用之不尽的能力或技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告诉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不教。”为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充分地发挥好课程改革指导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获得更有效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这种艺术的关键在于能力的培养,在于将一种知识演变成为行为技巧,进而发展成为综合的全面的个人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晓美.活用课本资源,丰富议论文写作素材[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6(01):20.
[2]陈燕香.活用语文课本资源辅助中考作文复习[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7(12).
[3]赵亚萍.活用教材资源,促进有效写作[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8(12):165-16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