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7859
吴丽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幼儿园中实施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幼儿的音乐发展以及全面发展都有较大的积极影响。本文在明确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基本含义与价值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提出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实施的途径,以更好地促進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实现。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进行了论述:

  一、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认识

  1.音乐对幼儿的重要性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

  2.幼儿园音乐生活化的必要性

  音乐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幼儿音乐教育要与幼儿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激发幼儿音乐的兴趣。融生活于幼儿音乐教育之中,需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音乐生活环境,把幼儿生活经验与音乐教育融通起来,把幼儿的生活情境活化进音乐教育,也可以从生活中取材,让幼儿参与乐器的制造,甚至激活幼儿的身体进行身体与音乐的对话。这样,音乐将会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幼儿的生活也将成为音乐化的美好生活。

  二、使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1.音乐教学素材选择生活化

  音乐素材生活化就是要把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内容作为音乐教学的题材,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学习活动、游戏娱乐中生成新的知识。《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即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要想让孩子们喜欢上音乐,就要将音乐生活化、简单化,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乐趣。在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音乐,教师不要牵强地将音乐按在主题教学中,而要学会从生活,从身边寻找音乐的存在。比如主题活动《我们的身体》,教师可能第一反映就会去寻找和身体相关的歌曲,当然,这类和身体有关的优秀的并且适合幼儿进行教学的歌曲少之又少。这时,教师就应该寻找“身体”的音乐点。像通过让孩子们探索自己的身体能不能发出声音,教师便可生成一节节奏练习——《身体的节奏》,让孩子们通过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练习不同的节奏练习。通过让孩子们探索身上的各个关节,也可生成一节韵律活动,让孩子们利用各个关节,创编出生动有趣的韵律活动。

  2.音乐教学过程设计生活化

  (1)感受音乐——生活化

  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丰富幼儿的情感,提高审美情绪,塑造美的心灵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教学中,可以从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在小班音乐《这是小兵》的律动教学时,我先提问:“上幼儿园了,你有没有学会什么本领啊?”这一生活化问题的导入,引导了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消除了刚接触正规集体音乐教学活动带来的紧张不安感。接着我又随着音乐(用《这是小兵》作为背景音乐)做“立正、敬礼”的动作,让孩子们猜猜我在干什么?孩子们对猜测动作很感兴趣,大家争先恐后地热闹开了,学习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我又让他们相互学习动作,相互猜测对方在做什么动作,孩子们都表演得很起劲。在孩子们掌握基本的动作后,我适时引导:“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这么多本领,还学会了和解放军叔叔一样立正敬礼。解放军叔叔还会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能干!”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仔细地聆听歌曲。

  整个学习活动围绕“你会什么本领”这一生活话题,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积累,把生活融于教学中,让孩子们带着一份真情、一种兴趣去体验音乐,而音乐的直观形象又引导幼儿鉴赏,享受到音乐的无穷乐趣。

  (2)情景教学——生活化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如果把音乐知识转化为幼儿能理解的生活游戏,使抽象的音乐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便能唤起幼儿学习音乐的信心,提升他们学习的欲望。

  在小班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解决难点,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韵律活动《伊呀伊呀哟》的教学目标中,要幼儿掌握|x x|x x|和|xx x|的节奏。为了能让幼儿比较容易地区分与接受这两种节奏,我把这两个节奏形象地设计成了“走”和“踩”。在引导幼儿学习两种节奏时,运用故事的方法,在故事情景中训练幼儿的节奏技能和反应能力。教学过程如下:小猫要过生日了,它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招待朋友,香香的味道引来了蟑螂。小猫轻轻“走”过去(教师根据音乐节奏|x x|x x|做“走”的动作),用力地“踩”(教师根据音乐节奏|xx x|做“踩”的动作)……唉呀,蟑螂好多(事先布置好许多蟑螂图片在教室里),小猫一个人踩不完,你们愿意帮助它吗?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在情境游戏的表演中通过“轻轻走”和“用力踩”来区分|x x|x x|和|xx x|这两种节奏,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产生无穷的兴趣,享受了体验音乐的乐趣。

  总之,音乐教学生活化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使幼儿在学习音乐时感到亲切、轻松、有趣,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赋予音乐更有价值的教育意义。实施音乐教学生活化,也给教师提出了许多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花费更多的精力钻研教材,对教学进行准确预设。将幼儿的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使幼儿获得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发展,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实现让音乐教学充满生命力的目标,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唐炯华.音乐教育生活化在学前幼儿音乐课堂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