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8269
吴跃敏

  摘 ?要:传统的地理课程教学方式已面临新的挑战,新型的高效课堂教学正在全国上下迅速铺开。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避免陷入教学误区,这对教师来说也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与学;教学误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已在各地迅速铺开。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们又该怎么去做?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教师有各自的见解,我认为关键环节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两者的关系。教师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会面对各类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做到教师高效教,学生高效学,让学生成为高效课堂真正的受益者!

  一、减少讲授过程,给学生更多自主权

  教师要从“教”为主转向学生“学”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教学设计只是着眼于自己如何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反应和认知规律,在课堂上完全遵照自己的意图去教学生,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生怕学生自学掌握不了,学生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因此要减少教师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让他们敢于去想象、动手,激发学习动机和创造欲望。

  二、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依据,引导学生自学

  上课教师先不做讲解,而是通过屏幕展示,让学生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然后提供自学内容和范围,再引导学生如何自学,把握好关键点。不同知识点适用什么方法要符合知识点和学生实际,切不可千篇一律,按部就班。例如:学习地球内部圈层时,可以按圈层名称、界面名称、深度和圈层特征等设计表格,让学生自学填表;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可让学生在图上用色笔标注出来即可,教师就无须再做过多的讲解。

  三、问题精心设计,检测自学效果

  为了检测学生自学效果,教师需要精心设置一些问题加以检测。检测的对象以中差生为主,让学生上黑板做题或书写在白纸上而后在屏幕展示,注意检测的内容必须围绕学习目标出题,难度和跨度不要太大,可以是类似题的检测,切忌离题万里。

  四、建立探究学习小组,开展问题探究

  根据学生平时的成绩和表现,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从各组中挑选人缘好,组织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学习组长,并赋予一定的权力和责任,组织本组成员开展课堂自学、讨论、展示和评价工作,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确保小组探究学习有序地进行。问题的设置要由浅入深,稍有梯度。

  小组开展活动时要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即便是差生也拥有施展其才华的平台。在课上各抒己见,或是与同伴合作探究,并多做出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小组合作大大释放学生的学习激情,提升团体协作效果。

  五、精讲、点拨与拓展并用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要进行提问、质疑、交流、点评,在思辨中解决疑难,生成新疑点。对于学生经合作探究后还不理解的,教师要精讲,并做归纳与总结;对教学重点、疑难点和易错点教师也要进行点拨,疏通思路,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此外,教师还须对知识点在深度和广度上加以拓展,让学生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与记忆,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惯通,综合运用。例如:学习地方时与区时时,教师须详细解释,如:“地方时中的早晚与生活中的早晚的区别,时区与中央线的关系”等,补充“日期范围的確定方法”。因该知识难点集中,单靠学生自学难于理解,就离不开教师进行点拨答疑了。

  六、巩固训练 落实评价

  练习巩固训练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关键一环。每学完一个知识点后都要设置练习当堂检测,及时巩固基础,并适当拓展延伸。练习的设置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并注重评价反馈。此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课下作业。老师须对作业分类处理,基础巩固类作业可以让科代表负责检查落实,或学生互改;若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作业,则老师要面批,做到批改有日期,作业有订正。

  七、借助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课堂小结是对课堂学习活动的回顾、总结和升华,更是实现理性认识的有效手段。总结的方式可以由教师构建本节课思维导图或学生回忆本节课内容构建记忆思维导图。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把握本单元的重要概念和知识体系,是提升学生智力能力的有效手段。

  以上是个人在推进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想。教师如果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正解理解高效课堂的真谛,课堂上只是机械地模仿,那就易使高效课堂教学误入歧途,走向极端。例如:①违背课改理念,把高效课堂当成是高分课堂,学生变成“考试机器”;②探究问题形式化,总是几个优秀生做为代言人在讨论问题,成绩中等和后进生不能围绕问题深入探究,或讨论与课堂不相关的话题,小组合作形同虚设;③过度依赖多媒体,不管是否需要、效果如何,全部用上,致使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④否定传统教学优点,对于浅显的知识,或一些基本概念、规律须通过教师讲授才能领会的,在课堂上与都“合作探究”等等。这些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只会让“高效课堂”陷入误区,就不能取得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志军.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01).

  [2]梁阳.“当堂训练”环节在地理课堂的应用及反思[J].才智,2019(3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