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对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教学应立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点,越发重视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与身体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笔者立足当前初中劳动教育课堂教学现状,探讨在节气文化导向下,如何使初中劳动教育教学更加地围绕学生这个核心主体,如何让我们的初中劳动教育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变得更加科学、有效。
关键词:节气文化;初中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的劳动教育教学横贯了整个初中阶段全过程。劳动教育科目设置的重要原因就是增强体魄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初中时期,孩子性格活跃好动,想象力极其丰富。所以,教师需要运用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给初中生创设一种生活化趣味化十足的课堂气氛,进行多样化的具有生活色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亲身为小孩子们示范各样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促使初中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当中来。通过把节气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劳动教育课堂强烈的兴趣,在突出初中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又完善了整个教学过程。
一、节气文化在初中劳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不可否认,当下的初中劳动教育教学并不如人意,表现为“无组织”“自由化”的问题,劳动教育活动单调,教师指导示范不够,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认识不到位。伴随社会的日益发展,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社会,都高度重视学生的教育。对于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来说,不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理论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间阶段,是辨别真善美、健全完善人格、塑造涵养品行的关键阶段,抓好抓实初中生的劳动教育责任重大、责无旁贷。
第一,改进初中劳动教育课堂教学方式,创造性开展节气文化劳动教学,能够有效弥合初中生与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之间的陌生感。原因是生活化教学的特点决定着,在劳动教育课堂教学上需要以学生日常生活的活动片段为教学背景。老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拉近与初中生之间的距离,形成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孩子们也能够轻松掌握劳动教育课堂知识内容。
第二,改进初中劳动教育课堂教学方式,创造性开展节气文化劳动教学,可以引起初中生的注意,让同学们对生活化的劳动教育项目充满热爱。生活化的劳动教育教育意味着,在教学中营造出来的充满着积极向上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也代表着充盈着趣味性的多种先进教学理念、实践以及教学思想。通过生活化的劳动教育教学方法,能够使孩子们在喜欢劳动教育课堂的实践中有所收获,这种收获的可能是种愉快的心情,可能收获的是种优秀的学习方法。
二、节气文化导向下的初中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倘若初中劳动教育教学课堂全是质量不高的内容,劳动教育活动单调,老师责任感缺失,没有对劳动教育项目的有关内容进行传授,对学生也未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这样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初中生对劳动教育课程变得厌烦并因此滋生消极的思想。所以,在初中劳动教育教学当中,要充分有效合理地把生活化片段融入教学当中,从老师、学生、课程内容等方面着力,完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完善并丰富教学过程
第一,教师要参照某节气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做足准备,确保劳动教育课堂的有序顺利完成。比如:准备劳动教育课程所需的活动场地、所用到的劳动教育器材和道具、创新设计劳动教育课程中的互动交流或者比赛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参照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每位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谋划进行积极向上的生活化日常化的教学内容。在以往传统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出奇。比如可以开展“朵朵葵花向阳开”项目,学生可以学习向日葵名称由来、生长环境、向阳之谜等相关知识,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向日葵种植活动,围绕播种、移植、养护、加工等开展小课题研究,从中获得最直接的感知和技能。这样的劳动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增加科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第三,教师还需尤其注意学生的情感表达与价值观的表现,在初中劳动教育教学的课堂上,时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初中劳动教育课堂的思想性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创新完善教学内容,将生活化和趣味化融入其中
在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影响下,教师在劳动教育教学课堂上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紧紧围绕学生这个核心主体。在初中劳动教育课堂上,教师要创新运用教学方法,开展生活化与趣味化相结合的教学。诚然,初中劳动教育课堂只进行生活化教学还远远不够,生活化教学需要与趣味化教学结合起来,在充满趣味性的各种劳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动活泼的良好气氛,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推独轮车比赛、农事知识比赛等项目,将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知识与技能比武等融为一体,感受劳动的价值与丰收的快乐。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得到成长和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围绕劳动教育,教师们立足“劳动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农事”特色课程为主要方向,挖掘田野资源,改变课程实施方式,转变育人理念,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核心主体,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勞动教育课堂教学当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亚东,王建红.浅析农村小学如何开发节气文化实践课[J].新课程(上),2017(10).
[2]马国勋.重拾节气文化 感悟时令之美——中小学二十四节气之立冬主题教育活动实践探索[J].现代教学,2019(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