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开展生涯教育,促进学生自我定位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8865
赵燊 陈丽玲 张雅博

  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词最早由海尔提出,1971年由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兰所提倡。现今,帮助大学生就业、择业,指导高中生高考志愿的填报、专业方向的选择,中小学生的生涯指导和生涯启蒙等都包括在生涯教育范畴内,但生涯教育也不止于此。在我国,中小学生涯教育的发展存在研究较少、认识不足、缺少健全体系和科学理论测评工具、缺乏专业师资和课程设置等问题。在深圳,通过中考能够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只有50%左右,其余大部分学生将分流到职业技术学校或者提早进入社会。作为深圳龙华区一所年轻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我校充分考虑本校学生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等条件限制,积极在课堂内外开展生涯教育,以期能够帮助学生在正确探索自我、认识他人与社会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从而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审视周围环境,选择正确的职业道路和人生道路。

  一、全方位构建生涯教育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无疑是生涯教育实施的主体,进行整个生涯教育体系的建构,包括开展相关课题、推进理论研究、规划相关课程、保障课程实施、创设体验机遇等。家庭及社区是学生的原始课堂亦是天然课堂,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可提供重要支持,比如主动了解并掌握生涯教育相关知识,并开放自身场域和资源,积极参与学生的生涯教育之中。社会上的企业能够提供学生参与生涯体验的资源,部分生涯教育领域内发展较成熟的公司还可以提供师资培训和课程资源作为校本化的基础。教科院、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将为学校开展生涯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并将成果共同推广。

  学校、家庭和社区、企业、研究机构多方合力,全社会共同支持,打造家校企研全方位、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生涯教育体系,为学生接受全面的生涯指导提供有力保障。

  二、立体化开设生涯教育课程,促进自我认知

  学校生涯教育的第一阵地在课堂,专设有层次的生涯教育课程,能够系统地为学生普及生涯教育知识,深刻认识自我,保证教育实效。

  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向学生开设以下主题课程:①入学适应、认识自我、自我管理、生命心理;②人际关系、青春期、认识家庭;③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价值。从自我探索到认识他人,再从接触社会到自我定位,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是有层次、有梯度的丰富课程。同时,家庭与社区也可提供支持,如开设“家长课堂”邀请各行各业人员进校分享职业体验,开办一定年限的学校可以邀请高年级学生或优秀校友回校开展“朋辈课堂”,使得课程更加立体化。

  目前,在学校的职能分工中,很多学校把生涯教育划归到了心理科组或者德育组,造成本校生涯教育的窄化和异化。学校应坚持全员育人,全员参与生涯教育。通过校外研修和校本培训,做到每位教师都能掌握生涯教育基本知识、一部分教师能夠开展主题课程,前期可适当引进专业讲师资源辅助,确保课程质量。生涯教育课程编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认真严格执行,确保课程实施。

  三、多维度创设生涯教育体验,引领人生选择

  生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定位,明晰自我认知,从而选择适合自我的人生。体验性教学能够使学生直观、真切地进入实际情境,感受课本之外的真实世界,调整自我状态,发掘自身潜能,尝试多种可能,拓宽自我认知,所以学校的生涯教育不止于授课层面,还应多维度地创设体验机会。

  1.社团体验,小试牛刀。社团作为校内第二课堂,包裹着学生各式各样的兴趣爱好与缤纷梦想,学生在各类社团中激发对各种事物的兴趣,不断尝试与学习技能,发展多样才艺。以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为例,校内开办了合唱、舞蹈、文学、书法、生物、戏曲、篮球、武术、拳击、网球、健美操、播音与主持、尤克里里、手工编织、服装设计、软陶、新媒体等多类社团,并在“六一”儿童节、元旦前后举行大规模社团展演和游园会,为学生兴趣培养和才艺展示提供多样化的平台。同时,学校游园会增设生涯教育摊位“兴趣岛”,学生们在此激扬兴趣,引发了对个人特质和未来梦想的思考。

  2.企业参观,直观认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契机和周边社区企业资源,学校能够组织学生前往企业进行参观,使其更加直观地了解企业运转和职场样态。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利用周边大浪服装基地、各大工业园区的资源,能够组织学生前往上述地点参观考察,同时利用寒暑假开展比亚迪等企业的参观研学,拓宽学生的对自我、他人与社会的认知。

  3.岗位体验,深层感知。家庭和社区是一小片地区社会的缩影,学校可通过学生家长资源,建立岗位体验库,设定基本参与条件,匹配校外体验导师,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进行体验,最后通过学时、心得、自我评估、导师评价等形式落实体验任务。

  参考文献

  [1]娄俊颖.深圳中学:构建立体化生涯教育课程体系[J].中小学德育,2017(11):14-16+23.

  [2]梁惠燕.我国当前中小学生涯教育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7):18-2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