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穗愿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010
李明娴

  我是来自广东省西南部的一个小城儿女。

  她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商都、世界海港,又有着美丽的别名“花城”“羊城”。

  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终于在此刻,真正相拥。

  一、追梦穗城,梦里梦外情缘未断

  情所起何处?大概是高中的一次广州游学,让年少的我彻头彻尾爱上这座城市。五天研学旅途里,我看了雄伟奇特的中山纪念堂,了解大总统一生的从政曲折;踏过清幽碧绿的越秀山,边吃着“五羊牌”雪糕边赏灵动的五羊雕塑;游览绝美醉人的月下珠江,登上长腿细腰的广州塔……广州情在我身上,随着游学进行的这股风越烧越旺。

  闷热的6月,万千学子盼到了广东高考成绩放榜,我的心也随之定在华师,定在广州。六七小时的火车辗转,离家三百三十七点四公里,一个人站到拥挤无座的火车车厢上,我才真正感受到省会都市人流不断的撩人的魅力。

  二、快中有缓,繁华背后处处温柔

  广州,也叫“羊城”“穗城”,这些别称源自一个家喻户晓的美丽神话,即流传甚广的“五羊衔谷,萃于楚庭”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广州地区的百姓还过着比较原始的生活,经常挨饿。忽一日,天上出现了骑着仙羊的五位神仙,仙羊嘴里衔着丰满的稻谷降临这里。仙人把稻谷种子送给当地百姓,并教会他们种植粮食的技术,之后仙人腾空飞逝,五只仙羊化为石羊留在了广州。从此,广州便成为岭南最富庶的地方。直到今天,她顺着往昔商贸大港的轨迹,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国际都市,完满了古代南越人五羊传说中世代富足的美好祈愿。

  或许游人眼里广州尽是富贵繁华的一座城,整日感受着地下地铁穿梭,头上飞机呼啸,迅忙而躁动。尤其是华灯初上的夏夜,男男女女迷醉在黑夜尽头的夜晚,似乎缺失了岭南文化中心地应有的优雅气质。其实,不全然。

  敢问你可曾漫步于横亘广州市区的这条蓝带——广州母亲河珠江的堤岸,还有携一股欧式园林气息、蕴含外域文化的沙面公园,以及上世纪工业区改造而成的第三产业创意园花城往事?如果这些景色配上一场南方的细雨,即可享受湿润空气让每寸皮肤舒适地伸展,甚至连物欲浮躁的声音也都听不见了。你大可寻一处满是岭南温润的城市绿地,带一本书坐上许久,可能你眼前的绿和空气中的润都能使你陶醉,让你一页都没翻动。

  这南方女子般的城市温柔,不就就藏在繁华背后吗?

  三、细细凝望,她就这样勾起情愫

  在被工作事务与学习任务压抑了心情的平常一天,走到宿舍阳台向着市区方向远望,惊喜发现可以看到夜色中绚烂七彩的广州塔,内心不由激动。但是这种激动又是无声的。因为下一瞬在灯光迷离间就忆到了过去的向往,似乎指间已经丧失了好一些时光,甚至他们可能是被我浪费了;想到了未来的期盼,又总是夹杂着些许对未知境况的迷惘。塔身的彩色变换间,时间好像过得很慢,我喜欢在这里凝望,为她凝望。至于为什么广州她这么勾人沉思,我也不知道。

  瞳孔里的颜色转换着,还在思索些什么呢?

  四、一座城,是往事,也是未来

  享受着广州城给我的美好,与此同时我也努力去回馈她的恩惠,用實际行动诠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因为想更加了解她,想帮助更多熟知但并非真知的人亲近她,于是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广州博物馆的讲解服务工作。周末闲暇,便早早登上越秀山,呼吸广州老城区中的难得山林气息,而后微笑迎接着假日里的有心观众,或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或全家老小登馆参观,每一位游客都像是挖掘广州的寻宝者,那侧头认真听和看的一张张热情面孔,跟随我细探广州从无到有、从古到今的发展轨迹,回望这座历经沧桑如今欣欣向荣的国际都市。

  所以我知道,热爱广州并且一往情深于此寻梦、遂愿的,远不止我一个。

  五、从广东西部来,途经穗城到祖国西部去

  在小城12年的求学时光里我亲眼见证教育带给一个人、一代人的改变,而在途径广州城求学就读师范专业,更让我满怀教育情怀传承这份改变的力量。值此有幸来到穗城的我,便希望能从粤汲取优质理念,再传递给最需要的地方。于是我选择踏上西藏这片热土支教,用半年不长的时间做了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蓝天峻岭、淳朴民风、可爱的孩子,进藏一百多天里我收获了涤荡心灵的体悟,也努力学习高原上的许许多多广东援藏干部们“缺氧不缺精神”的理念,捧着一份义无反顾的志愿服务的心,为这里多做一点,再多一点,尽微薄之力教书育人、助推粤藏文化交流。

  而恰逢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当鲜花代替了和平,当天空不再有枪声回荡,当我们的家园不再经受炮火的洗礼,我依然能想起历史长河中那些建设边疆的实践者、先驱者。唐代贞观15年,文成公主,一个年轻柔弱的女子,长途跋涉,远嫁吐蕃,为藏汉两族的友好团结做出贡献,而受到藏族人民的追忆和敬爱。1904年,英勇的各族人民在江孜保卫战中共同抵抗英国侵略,气壮山河,可歌可泣。1978年,高原儿女锐意创新,在改革开放的进行曲中不断谱写新篇章……当每一个个体都在以自己的力量助力西部时,我选择接过教育的接力棒,怀揣家国深情,促进民族团结,肩负青年的时代担当,为建设更美好的西藏发光发热,用青春力量为西藏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我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粤城青年和我一起援藏遂愿、砥砺前行,把最好的青春融入祖国山河,用满腔情怀沟通粤藏爱心桥梁!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