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践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7707
晏国华

  ◆摘? 要:语文作为传统三大主要学科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如今,随着人们对教育方式的不断深入探讨和研究,语文教学从以前老师耳提面命式教学,逐渐过渡到师生在课堂上进行良性互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内容。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良性的师生互动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实践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贯穿了学生从学前教育到今后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教育方式的发展,语文教学早已不局限于先前“老师讲,学生记”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达到让学生拓展思维、自我思考的新型互动实践教学方式。特别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更要求教师在课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建立趣味思考型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下面就将列举几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益师生互动实践的方法和例子。

  一、以生活为本,联系实际与学生多维互动

  小学语文教材通常以生活为基础,通常会选取一些较为贴近生活的简单文章来为刚接触语文学习不久的学生们打基础、做铺垫。这些来源于生活的艺术作品会使得学生更有代入感和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发现身边事物的能力。作为教师就可以很好的利用教材特性,抓住可以联系实际的机会,为学生铺展开身边的画卷,同时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让学生在结合现实的同时代入情感,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对文章进行理解。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课文《祖父的园子》为例,文章所写的大部分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景物,提出的问题也符合学生年龄,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而教师可以着力将这样的共鸣放大,可以将这篇文章的教学改为户外公共课,不局限于教室,将学生们带到当地的公园等地,带领他们找到文章中所描写的蝴蝶、花鸟、草木等等事物。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知识和一些课文中有提到但在公园中没有的动植物卡片,在遇到动植物时为同学们介绍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发现事物并提问,并让其余学生思考,将准备好的动植物卡纸作為奖励送给在互动环节中积极提问、回答的学生。在互动中帮助学生增长见识,理解课文内涵。

  二、创造阅读氛围,在思考与互动中让学生爱上语文

  语文课程进行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理解文章的全文和主旨大意上。可见,阅读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不仅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还是提高语文学习素养的绝佳方式。但阅读课本内的文章显然是不够的,虽然教材中的所有课文是经过经验丰富的汇编组人员精心挑选的最符合施教当前年龄段的学生阅读的文章,但课本终归所能给予学生的阅读数量还是有限的。因此,鼓励学生多读课外好书,并在阅读后积极的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讨论,及时反馈阅读心得是非常的必要的。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丁香结》的文后拓展为例,编者在文章之后还附上了三句来自不同文章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篇后提到的书籍,在《丁香结》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结束后,拿出书籍展示给学生看,并诵读其中描写丁香花的好词好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让学生在三本中选择一篇进行阅读。在一段时间之后,举办课堂读书交流分享会,让选择阅读同一本书籍的学生组成小组,就这篇文章的可读性、意义、观后感受等方面来为其他没有阅读这本书的学生进行推荐。之后进行投票,赞同某一个小组的推荐并且表示愿意阅读这篇文章的同学为推荐这篇文章的小组投票。最后由教师宣布推荐最成功、获得票数最多的小组获胜。这种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口才和写作能力,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喻情于景,生动再现课文内容,在互动式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进行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时,教材内容就逐渐开始趋于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记叙文和诗词,有的还会涉及到描写中国古代历史场景的简单文言文、外国小说节选,甚至是戏剧类型的文章。多样的文章类型可以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文章类型、写作方式、文章整体结构以及多种文章写作格式,这不仅会应用在日后学生会面临的考试题目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不一样的文章格式也是作者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多进行各类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和共情能力。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件运动衫》这篇课文为例,此篇为外国小说节选,编者选取的段落对话较多,场景简单,教师可以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一段时间,让同学们自行组队,以不同的方式来演绎文章。在学生选取不同的表现形式的时候,教师可以积极加入学生的讨论队伍,与学生一同将文章完整的演绎表达出来,甚至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适当的改编。因为课本原文为节选段落,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补足剧情,或是帮助有创意的学生对文章内容在不破坏文章原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改,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可以穿插进学生的表演,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会知识。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实践方法有很多,但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积极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爱上语文,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包含互动实践的新型课堂也不意味着教师就要摈弃讲解,学生可以不用背诵,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要“扬弃”,将其中必要的部分融入和表达到与学生的互动中,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带领学生达到新的语文学习高度。

  参考文献

  [1]骆舒洪.有效教学的理念、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9(9).

  [2]周红红.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19).

  [3]陈金枝.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9(3):66-6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