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观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后来在国内一些大学课程教学中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微观案例教学法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微观案例教学应用平台开始在沿海地区的一些高中学校涉足于高中教育教学。由于这一应用平台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共享性、智能化、可操作性和学习终身化等的优势,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认知能力等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作用,成为推动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微观案例;应用平台;可持续发展;意义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和综合素养等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再加上教育信息化的广泛推进,课堂的教学便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而应该是多视角、多元化的整合。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将微观案例教学法和教育信息化加以融通,充分利用文本资源中的案例,结合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微信群、QQ群、智学网、教师网等)加以应用,构建起微观案例教学应用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和“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从而助推高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下面就微观案例教学应用平台构建助推县域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谈谈其意义及反思。
一、就教学策略而言
微观案例教学应用平台构建与教育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开发和应用,构建了适合县域高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应用体系,有利于提升高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可持续发展在县域高中教学实践层面提供了策略保障。具体表现为:
1.强调学生自主地通过微观案例教学提出假说和验证来解决问题;通过概括问题的过程来形成正反两方面的学习经验与体验并形成知识与技能等。
2.教师通过微观案例教学有目的的提出系列问题与任务,并通过课例展示和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深层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
3.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技术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促进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开发学生的潜在资源,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有效迁移,增强教学效果。
4.利用应用平台,发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5.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观案例平台,教师适时对学生的思考予以指导,让学生主动的释疑排难,主动的去发现,去探索,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6.教师通过应用平台向学生呈现主体概念和知识,而学生通过对呈现的材料进行观察和思考,将所经受的材料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归纳,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7.通过应用平台让学生能随时的通过微观案例进行训练和练习,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发散学生的思维。
二、就教师成长而言
意在打破当前仍旧存在的知识经验的形态,通过将微观案例教学融入教学活动,努力实现以县域高中可持续教学理念培养为价值取向的教学新要求,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理论的研究,需要广大教师利用一切的时间和可能对文献进行收集、处理、甄别,在理论收集的同时注重于对理论文献的选择和吸收,并不断的把所学到的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然后进行批判性的汲取和发挥,把好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实践,不断的丰富。从而使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最终在自身教学素养提升的基础上,加快教师的成长,真正成为一名有经验、有实践和有素养的教师。
三、就学生发展而言
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认知潜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素质等。
1.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灵活进行转换和适应大众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论从史出的发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与现实生活和大众生活的有机结合,把所学转化为做知,把理论变为学习中的实践。而这些,都是促进高中学生能力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握现实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进而认识微观案例教学法的特征与性质,学会运用、思考、推理等手段解释和处理一些有关微观案例教学法以及县域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通过微观案例教学的学习,更好地解释一些客观存在的现象,体会学习是有效的和有价值的。同时,由对微观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是轻松、愉悦的,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微观案例教学应用平台构建和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力度不够,其关注度和实践性都有所不足,多数情况下局限于理论上的探索和碎片化的理解,并未真正的將之主动的应用与教育教学。缘于此,我们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创建一支在微观案例教学和教育信息化方面有很强能力的教师队伍,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创设微观案例教学应用环境,促进学生推理、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崔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运用微观案例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历史教学问题,2016,3.
[2]王琰.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6.
[3]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21.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本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重点课题《微观案例教学应用平台构建助推县域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立项编号:185220012)研究成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