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当代大学英语教学有了新的教学方向。现代大学的英语教学不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的日常对话和实际应用,还要加强对其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体现文化对于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英语素养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探讨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英语学习要重要掌握的内容就是其知识内容和使用规则,包括语音语调、词汇量积累、语法的使用等等。但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进程加快,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上,大学英语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部分专家学者发现,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成为了主要的交流障碍。如果不引导学生对文化背景进行了解,那么他们学会的永远都是没有灵魂的空洞英语。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日常教学中加强对于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所在,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所在。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文化背景的深入教学应该贯彻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在无形间形成的文化熏陶。换个角度来说,在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中,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渗透学习方式。文化背景的教学不会改变英语学科的学科特点,教学目标仍为提高学生英文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只是在英语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跨文化理论知识的教学。
一、大學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受足够的重视
我国现有的英语教学经历了创新改革,但是主要的教学任务还是留存在听说读写的形式层面上,师生对于英文的母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没有注重起来,学生普遍缺乏相关知识积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
部分大学生觉得只要能够用英语流利地和海外朋友进行交流对话,那么也就形成了成功的文化交流。但实际上,文化交流是一项信息交互的过程,跨文化的交流更是要注重双向的交流互动。如果某一方对对方文化的毫不知情,那么难免会造成言语上的代沟或者在无形中触犯了民族禁忌,很容易让对方产生误解,导致二者的友好交往受到不好的影响。
2.教材内容编排缺少文化背景知识内容
大学英语的教材编排应注意不是进行简单的英语文化的展示,而是要帮助学生了解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大学生在提高英语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讲英语应用和其传统文化背景相结合,要对英语的文化背景了解和尊重,也要注意和自己本国语言的有效融合,实现将他国语言的精粹用以升华我国的语言文化的目的。除此之外,部分英语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的非常少,学生能深入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的机会也非常少,内容片面且没有真实性,通常还会对欧美国家的民风民俗产生误解。
3.缺乏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不注重对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通俗来讲就是针对学生言行举止、言谈礼仪方面的培养。在通常情况下,语言交流只是一种日常交往方式,还未上升到跨文化的水平层次,这主要体现在进行语言对话的过程中,没有过多地对语言的规范性进行要求,只要能够维持正常交流即可。但实际上,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这一现象不利于和国际友人进行友好交流。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改进对策
1.在课堂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渗透
只有在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深入了解后,才能说其完成了跨文化融合过程,才能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将东西方的民族文化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可以有效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受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帮助学生理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差异,提高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例如向学生介绍西方人打招呼的礼节时,要向学生分别介绍英美人之间的问好方式,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文好方式进行比较,发现不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跳出母语思维的局限。
2.增设教材中的文化背景内容
学生熟悉英文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英语教材,所以英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应当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例如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增设英语文化背景内容的讲解和介绍。重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阅读为主的课文中增加英语语言文化的特征介绍,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英语民族文化中的民族观念的内容介绍,还可以介绍国外的科技文化知识的突破进展等;在听力练习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入英文歌曲的鉴赏,英文影视作品的介绍等等。总体来说,就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英文文化背景精彩灵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同时,了解多元文化,感受异国文化的熏陶。
3.让学生进行全面的阅读体验
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英语教材中关于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难以体现,学生对此毫不知情。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的文学著作,比如一些欧美经典文学。文学作品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特点、民族感情、社会特征、民族心理特征表现方式的重要窗口,也是讲英语的文化背景活灵活现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有效方式,让学生进行全面的阅读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三、结论
总体来说,语言发展全球化趋势下的新时代大学生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能力,因此跨国文化背景的知识熏陶有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跨国文化,提高自身的外语文化素养。语言的熏陶离不开文化背景,和浓厚的文化背景相结合的语言才更有其本身特色。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的日常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文化背景教育有其深刻意义。教师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变化,要创设教学情境渗入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异国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桂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2]万丽丽.浅析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2013(03):176-177.
[3]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