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2和5的倍数特征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7193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因数和倍数信息窗2:92~9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并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并会判断。

  3.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激发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2和5的倍数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揭示课题

  1.视频导入

  同学们,今年的十月一日是我们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国欢庆的日子。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同学们,想不想再次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场面?(播放视频,师生一起看。)

  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揭示课题

  同学们,方阵这么美观、整齐,其实它和数字有关系,它们有的是2的倍数有的是5的倍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2和5的倍数特征。(师板书课题)

  3.示标示导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请看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师指名读)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探究提示一。

  (在课的开始,我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的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重温阅兵的壮观场面,渗透爱国主义德育教育,同时揭示阅兵方阵队列的整齐与数字有关,有的是2的倍数,有的是5的倍数,引入到对2和5倍数特征的研究和学习。)

  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1.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出示探究提示一

  认真观察百数表,找出5的所有倍数并用△圈出来,思考:

  (1)这些5的倍数,它们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2)你能举一个大于100的5的倍数,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吗?

  (3)你能用一句话把你的发现总结出来吗?

  让学生在百数表中把5的倍数圈出来。引导学生先观察、分析5的倍数特征,你有什么发现?

  (本环节,我采取学生先独立、后合作、再全班汇报的形式展开教学。接着引导学生回顾探究5的倍数的过程,引出“观察—猜测—验证—结论”的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注重和落实了数学思维的严谨性,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在教学中的渗透。以此为契机,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猜测—验证—结论”的方法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再次渗透这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2.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出示自学指导2

  认真观察百数表,找出2的所有倍数并用○圈出来,思考:

  (1)这些2的倍数,它们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2)你能举一个大于100的2的倍数,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吗?

  (3)你能用一句话把你的发现总结出来吗?

  让学生在百数表中把2的倍数圈出来。引导学生先观察、分析2的倍数特征。

  3.认识奇数和偶数

  (我通过一段微课,让学生从微课中了解和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既有新知又有拓展,使学生了解了2和5倍数的其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育学生多举例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严谨性的教育,数学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4.探究2和5的倍数的共同特征

  做游戏:

  (1)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

  (2)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

  (3)同时站起来两次的同学请起立。

  (通过游戏,探究出——个位上是0的数,它们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三、巩固知识,应用规律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

  第一题是“敬老院献爱心活动”,让学生从参加敬老院献爱心的人数中,找出2和5的倍数,既巩固了的新知,又由此找出了学科德育的渗透点,使学生从解决问题的過程中,及时对学生渗透尊老、敬老、感恩教育,使学生不仅仅是学数学,同时受到德育教育。

  第二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让学生结合金牌榜的数据,找出奇数和偶数,同时,借助此题再次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四、总结知识,拓展延伸

  我先让学生自主畅谈学习收获,在此基础上,我再次引导学生回馈到“观察—猜测—验证—结论”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上来。

  台儿庄区明远实验小学? 马研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