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全媒体时代传播学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7090
◆摘? 要:该文指出我国高校传播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并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式、质量评价等方面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传播学;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高校传播学专业范围十分广泛,包含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等多个细分专业,最早的迄今为止约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最晚的不足十年。全媒体时代的来临,给传播学的相关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变更,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一、我国高校传播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落后,与市场脱节

  国内的传播学专业教学模式基础较为薄弱,在教学内容和设施建设上比较落后,比如有的学校新闻学专业课程知识更新慢,实验室设备陈旧,更新换代速度慢,远远滞后于行业发展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的發展。尤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一门2013年才得到教育部批准的新兴学科,起步较晚,在课程设置上经验不足,可借鉴和参考之处较少,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容易被高校所忽视。全媒体时代受社会信息更新速度快的影响,传播学类专业如果不能保持前沿性,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对行业的发展造成限制和负面影响。

  2.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化

  高校学生生源广泛,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在性格、成长环境以及学习基础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可能通过一种教学方式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是00后,具备非常鲜明的个性化特色,对教师和课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但从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看,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知识灌输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部分学生在上该专业课的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不愿意听讲。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

  3.缺乏市场导向与项目开发意识

  受以往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各阶段的教学以理论课堂教学为主。但诸如广告学和网络新媒体等专业,仅通过理论的学习,学生难以掌握广告设计和新媒体设计的精髓。如广告牌、海报设计等课程必须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够使学生领会到设计的要义。目前,在部分高校传播学专业的教学中,一些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的机会,即使参与了实践课程,也主要是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模仿或照搬,这就难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因此,应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传播学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专业、课程、机房、实训、实习等融为一体,把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职业和岗位的发展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特定方向的培养,通过项目课程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使学生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1.建立紧跟市场的课程教学体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传播学专业要想完成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必须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确立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例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将PS、AI等电脑软件课程安排在大一,将老旧课程进行压缩和删减,从一年级起就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改变学生的传统灌输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年级后以学生的专业方向让其加入相对应的工作室,接触学科竞赛项目及企业项目,让学生真正了解自身优势,发掘未来就业兴趣。

  2.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传播学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该教学模式中的引导者,需要带领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因此,高校应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高业务能力以及良好设计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保证“工作室制”教学的有效开展。一方面,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去企业锻炼的机会,使教师将教学理念和企业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从企业中聘请专业的中高级职称技术人才进入校园,通过兼职授课和开设讲座等方式与本校师生进行交流,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使工作室良性运转。

  3.采用科学的项目教学方式

  传播学专业在具体的“工作室制”教学实践中,可采用科学的项目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具体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等设计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所有的模式和环节都需要比对公司的运营形式。工作室在接到项目任务后,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草图,并讨论设计完成的草图方案;通过模拟公司的内部交流方式,师生要发现草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改,以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在工作室中,每名学生都有各自的角色和任务。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从任务的洽谈,到草图的设计,再到与客户的沟通、草图的修改等环节,学生都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全面参与,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4.加强教学质量的评价考核

  在传播学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改革的最终目的不是提交作品,而是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并对教学进行一系列的科学追踪和测评。高校要加强对“工作室制”教学的考核,通过综合评价实现对资源应用环节和教学成果的评价,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平衡教与学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促进这种产、学、研结合模式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鸽.试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中“工作室制”的导入[J].大众文艺,2018(15).

  [2]陈荣华.“互联网+集群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9).

  作者简介

  夏莉霞,女,硕士研究生,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传媒系副教授。

  本文是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校级教研项目“全媒体时代传播学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506)阶段性研究成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