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现状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6541
刘娟

  ◆摘 ?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结构多样、就业形势严峻,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突出,比如在高职院校学生休学的原因里,心理疾病是一项重要因素。针对目前的现状,高职院校非常有必要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补充。同时,应注重突出高职院校特点,建设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非常容易情绪化,从而导致不良后果。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退学、休学现象较为普遍,其主要原因在于心理健康问题。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环节较为薄弱,当发生问题时,学校、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应对,导致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与生活。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但效果并不理想。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还较多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如讲授、讲座等,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在课堂上讲到的理论知识学生不感兴趣,甚至于会产生排斥心理,从而导致学生不喜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效果不佳。

  2.教材内容实用性不强。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主要讲解心理学理论,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恋爱心理等,主要都是一些理论知识,实操性较弱。教材编写没有突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比较呆板,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不能真正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与恋爱观,相反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和排斥心理,无法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预期效果。

  3.师资力量不足。《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公布实施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高职院校应根据在校生人数按照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同时配备兼职教师。就目前各高职院校情况来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较为匮乏,人员配置未达到要求,已经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甚至于部分高职院校还采用思想政治课教师担任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思想政治教师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对心理学方面相关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只能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不能开展专业的分析讲解,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不佳。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意义

  近几年,很多高校大学生出现轻生的现象,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主要原因是高校学生出现学业问题、情感问题。因此,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問题非常关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化解具体的心理问题。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以保证高职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积极学习,为取得优异成绩去努力,同时还会应教会学生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储备知识,完成自己的理想目标,为社会做出积极地贡献。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建议

  1.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单一的特征,可以结合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适当进行素质拓展,积极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力度与效果。素质拓展活动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可以利用现有条件设置一些灵活多样的活动,开发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拓展,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有效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2.开发实用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化教育技术,针对学生特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进而开发校本课程,乃至于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开发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色优势,设计调查方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就业心理,根据分析结果选取恰当案例,编制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这样编写的教材,能够更加精细的做到针对性教育,明显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对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通过有针对性的案例教育,更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紧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培训。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也不能更好的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各高职院校要进一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建设,为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教学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壮大师资队伍,加强现有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与机会,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同时加强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心理健康辅导员、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培训培养,不断提高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作用,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对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现阶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主要存在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材内容实用性不强、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以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毛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04):442.

  [2]廖文娜.新媒体时代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基于学习需求的视角[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8.

  [3]杜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8(1):103-107.

  [4]刘艳丽,林乃磊.浅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J].才智,2017(14):109.

  [5]周飞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18,25(06):92-9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