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重点学习的学科,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精华内容。同时,教师应在潜移默化中教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导致教师在传统语文中,缺乏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加之西方文化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从而阻碍学生与传统文化接触,因此,教师需加以解决问题,以确保传统文化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1前言
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注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打下坚持的学习基础。同时,由于学生年纪较小,教师应注意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传统文化知识,要求学生进行简单背诵、记忆与学习,促使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在此阶段,教师应按照新课改要求,为学生打开通往传统文化学习的大门,一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2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导致学生出现文化认知缺失的现象。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语文知识讲解为主,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部分文言文、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内容,但是由于小学语文教学课时有限,教师只是简单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其内容,阻碍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传统文化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3.1在识字教学中渗透
在三皇五帝时期,仓颉夜观星宿、明察飞虫足迹变化发现文字,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出现甲骨文、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等,发展到现代社会进化为简体汉字。教师可以根据文字的变化,为学生讲解有关汉字文化知识,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在识字教学中进行渗透。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汉字的特征,讲明其由来,增强学生的记忆与应用,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金木水火土时,教师讲解有关古代五行知识,60年一轮回,相生相克。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传统文化的渗透内容,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了解其内涵。如,教师为学生解释:金为金属,古代黄金作为基本流动钱币,具有经济意义与使用价值;木文字参照大树的形状设计而成;水字来源于潺潺溪水、涓涓细流、浩瀚大海等,具有重要生活作用;火为热度或者光亮;土为土地、土壤等,用来种植谷物,农耕生产,一一为学生讲解文字由来与含义,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从而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3.2在古诗教学中渗透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郎朗古诗,好词佳句,脍炙人心,引人深思。教师应积极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其古诗词的含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想法。同时,教师应明确古诗词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另一种形式展现中华文化,其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陶冶学生情操。因此,教师应提升学生的学习鉴赏与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进行古诗的背诵。由于小学生年纪小,自身学习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学习,并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优化学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赠汪伦》时,教师可以讲解李白的创作背景、所处时代等,以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在中国历史当中,唐朝最著名的两个文化时期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李白出生于唐朝中期,被誉为青莲居士。他的诗歌浪漫主义至上、豪放豁达,在唐朝玄宗时期就已被世人所熟知。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介绍唐朝的文化發展历程,并将学生的思想转化到《赠汪伦》中,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其中所表达的友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词句为重点,李白与汪伦在安徽地带遇见,汪伦送走李白,李白有感而发,写出该古诗。虽然朋友相隔两地,但是情比金坚。告诫学生应珍惜与朋友之间的情谊,运用传统古诗文化中有关友谊的知识与唐朝的文化核心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科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传统文化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从小学阶段形成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成对国家的敬畏之心,充满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同时,教师应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效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另外,教师应呼吁学生做好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接班人,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能够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实现学生未来语文学习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同时也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玉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探析[J].学周刊,2019(15):49-50.
[2]范翠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9(03):65.
[3]周海燕.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及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05):1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