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之我见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7942
史光洪

  ◆摘 要: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改变以往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从转变观念、翻转课堂、小组互助三个方面对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优化教学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有很大的飞跃,这是他们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是与学生的自身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我们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思想非常陈旧,他们依然在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出来,这就使得他们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教学也没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那我们应该如何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观念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不再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去面对学生,而是与学生多交流、沟通,成为学生的朋友。交流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沟通,这样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才能直观地呈现在教师面前。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疑问时,教师应耐心指导,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提问的好习惯。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但是我们也不忽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主要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我们不应该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局限在课堂上,而是要转化自身的角色,使教学能够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延伸到课堂之外,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教师要做学生心声的倾听者,多关心和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当发现学生情绪不好,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谈,并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解决生活问题的对策,使道德与法律的学习能够真正地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二、以翻转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全都动起来,教师就要努力改变教学模式,帮学生掌握课堂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如进行第一单元“走进新的学习生活”的学习时,在第一课“我是中学生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充分利用了学生刚刚走入中学的那种喜悦、新鲜、好奇的心情,努力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没有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讲述,而是将与学生的互动作为教学的重点,并结合本课的课题,鼓励学生来讲述,可以说说自己成为初中生之后有什么样的心情,对于将来的初中生活有哪些想法。然后,笔者选取了一些课后问题,如,走入新的环境,你有哪些新的感受和体验?你打算如何融入到新班集体之中?你应该怎样适应初中学习?怎样才能工作到主动学习?在初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事什么?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让学生先思考一番,然后轮番上台,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本次的教学环节中,教材知识有效地进行了深化,教师也能够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性格、态度以及学习能力,这对日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是有很大益处的。当前沟通、交流的平台非常多,我们可以利用班级群多与家长交流,让家长明白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再将其视作一门副科,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对学生渗透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翻转课堂使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他们对这门课程充满了兴趣,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以小组互助助推教学效果

  为了使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实施管理,避免忽略和遗忘某些学生,造成教学的低效。如学习“人生自强少年始”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将教材内容分成三大板块,分别为:扬起自信的风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走向自强之路。对于初中生来说,自强不息是他们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也是他们人生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笔者将这三个板块当做三个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苛求答案的唯一性,而是要鼓励学生给出多个答案,这样能够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问题产生更为深入的认识。在学生讨论完毕后,可以由小组长针对问题进行总结与解答。这个过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兴趣,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小组内的竞赛,让他们针对所学知识进行辩论,以正方、反方的形式进行。我们可以选定一些有争议性的社会热点问题,比如,路上看到有老人摔倒了,该不该去扶?正方需要说出该去扶的原因,反方则要说出不该去扶的原因,双方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的观点,指导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我们需要有防人之心,但是如果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刻,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总之,对于初中生来说,道德与法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开拓思路,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景华.借助有效策略優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文理导航,2018(4).

  [2]江丽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的转变策略分析[J].读书文摘(中),2018(3).

  [3]普绍.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