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论文探讨了农村正在走向深化发展新阶段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大的挑战与困难主要在农村。加强农村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建设,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小学;农村小学;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策研究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根本导向。本次课程改革不是单方面的局部改革,而是从育人观、发展观的根本性转变出发,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进行全面的调整和革新。改革本身的系统性、复杂性所造成的难度在教师整体水平偏低的农村学校湿得更加突出,学校和教师适应难度较大。课程改革不是孤立的实践,它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一点在农村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农村课改面临困境,既与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基础薄弱有关,也与有待完善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策略和体制机制有关。
教育改革告诉我们“一个也不能少”,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许多学科师资配置水平低,学科结构性矛盾突出。低水平的教师配置尤其是学科结构性师资缺乏,致使新课程方案规定的英语、艺术等课程在农村地区部分学校无法正常开设。并且,教师数量不足直接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工作负荷加重。以社会主义理想、爱国主义精神、改革时代精神、良好思想素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学生。放大语文的“文”的文化、文字、文学因素,用文化的因素激发孩子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下面就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谈一些浅薄的认识。
一、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
“课标”里提出的是“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构建语文的目标体系。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而只是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画,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认识了“三维”本是“一体”,就从本质上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简化头绪,简简单单的上好语文。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征:头绪简化,目标单纯;课堂情境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频转换;作业当堂完成,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二、语文教学应求务本
这里的“本”有两层意思:一是语文的本体;二是文本。
语文素养:核心是语文能力,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道德、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必先钻研文本。如果教师没有把文本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有的教研组备课,一人备一个单元,然后互相交换,还没其名曰“资源共享”。钻研文本是自己与作者对话,怎么可以由别人来代劳呢?现在大家谈预设与生成很多。“生成”看似带有偶然性,其实精彩的生成离不开课堂的学习氛围,离不开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好比烧开水,只有到达了沸点,才有气泡冒出来。如果预设就不怎么充分,课上得像温吞水,哪里会有“气泡”跑出来所以我认为,老师吃透了文本,由了合乎学情的预设,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得法,左右逢源,营造出一个能够使智慧火花迸射出来的学习“场”。
三、语文应真实、朴实、扎实
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从听、说、读、寫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所谓有度,就是应当把主力点放在调整和深化我们的认识上,避免形而上学和片面性,从而在新基础上建立新平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实施好中央课程;开发好地方课程;建设好校本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自由阅读,激励自由表达,适当开展合作探究的形式,确立有价值的内容、问题,有明确的任务,有具体的指导。比如多媒体,表演的使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是主线,应以读为主,以表演,多媒体助读。个人认为,在语文课上,多媒体一定要慎用。要用其当用,不可随便滥用。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教师很难抽出时间和机会进行自我学习和外出培训,这也给实施好新课程造成障碍。为了弥补教师数量上的不足,很多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只能聘用代课教师。代课教师一般学历较低,又未经过较为系统的专业培训,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实施全新的课程体系的困难增大。
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课改以来颁布了一系列课程政策文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课程的总纲;二是学段实验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三是专题性或单科性指导意见。此外,还有一些补充性的规定。这些课程改革的政策文件在对全国课程改革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的同时,却表现出对农村的改革问题关注不够,反映不足,尚需要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新课程体系涵盖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范畴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与评价、课程管理等,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层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