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教学,是指在一般情形下,教学效果高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过于接受的学习转向学生自主发现的学习,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探究性学习过程。”作为一名一线小学教师,更深刻的体会到有效教学的重要性。因此,自己根据参加工作累积的一些教学经验,谈谈几点想法。
一、备好一节新鲜的课
原来备课的做法是,先研究教材及大纲,再进行备课。写出每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过程以及关键点难点等等。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我觉得关键是,我们应了解学生的特性及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备出能让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的课。当然要做到这些还需要细致的观察与设计准备。
第一,先以教材为基础。对于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应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能做到知识的迁移就更好。这样有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为上好整节课打好基础。
第二,應以学生为主。归根结底上好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就要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人材。因此,在备课的时候,应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特性的学生准备多种问题,做到体现个体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帮助。
二、有效教学的体现——上课
光准备好备课还不行,最终还得要上课来实现它,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去体会。我总结了以下六个方面。
1.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以往的教学设计一般都是先复习,把一些与新课相关联的知识提出来,自然而然衔接到新课当中。虽然这样做保证了知识的连贯性,但是却忽略了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性。如果在正式上课之前,为学生创设一个结合了课文内容又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我想这更能使学生产生兴趣点,从而不由自主的进入到学习中来。就像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同学们,老师有一个特殊的能力,不论谁任意说出一个数字,我能很快断定能否被3整除,谁愿意来试试?”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的准备着怎样能难倒老师。从数位少的二、三位一直进行到了十几位数,我都能准确的说出是否被3整除。大家真的以为老师有什么特殊能力,一个个的强烈想要知道我是怎么办到的。对于问题的求知欲会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教授的知识必须从易入难。相同的知识点,各人有各人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难点、关键点时一定要掌握好由易到难的尺度。比如在教学“如何找到一个数的倒数”时,先教授找分数倒数的方法:分子与分母互换位置就行了。再教授整数及假分数的倒数就比较容易了,最后再提出特殊的数字1和0有没有倒数,让学生主动思考结果。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易于接受,也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3.教学时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光能使那些静态的内容转为动态呈现在学生面前,更能把图形的变化直观的展示出来。例如:在“正方形的周长”教学时,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在屏幕上显示出把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展开来,使学生马上明白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长的总和。通过这样动态显示正方形周长的形成,让学生获得深刻而又正确的理解。
4.将学生的操作、探索、分析、讨论结合起来。学生的心理大都比较好奇、好动、好玩,我们设计一个实践操作的部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就能发现并找到规律。例如: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割补法剪一剪,补一补,将它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再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面积计算方法。听到的有可能忘记,而做的过程往往记忆会很深。
还有,在教学中课堂讨论也必不可少,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一教学手段?比如在教“比的基本性质”时,我们可以这么提问。
(1)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2)除法有什么重要性质?分数呢?根据商不变性质可否推出比有什么性质?
(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能不能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将这些问题依次提出,让学生有效的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与除法和分数产生联系。
5.有效的课堂问题。有效的提问应该获得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我提的问题是为引出新课?还是为联系前后知识?尽可能保留目标明确、有实际意义的提问。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和学生的正确作答,让学生逐渐领悟并深化所学内容。这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欲望的关键所在。
6.有效的赏识是学习的动力。通过老师的表扬,使学生有意或无意的强化、巩固这些优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氛围。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试验:有人把16个学习成绩相当的同学分成两组,称其中有4人非常非常出色,结果这4人受到了老师的青睐,最终确实发展成了非常优异的学生,这就是赏识的力量。
三、针对课文内容,进行练习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的巩固练习必不可少。如何做到有效练习,具体做好下面几个方面。
1.要有明确的目的及针对性的基础性练习。
2.要有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性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要有相应的巩固性练习,为了让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基础上,转化成解题的技能技巧。
4.要有比较性的练习,让学生分辨不同点及共同点,在比较中加深理解,达到知识的巩固。
5.对于学有余力的学习可以针对他们设计开拓性练习。
总之,对于练习的设计要做到难易适中,兼有层次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巩固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以上做法也许并不完善,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都应该大胆的尝试,本着积极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不断努力以更好的方法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