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分组教学点滴谈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7670
周锦梅

  摘? 要:新时代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是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小组合作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孩子们有了竞争的对象,同时也变得有动力,培养了孩子们主人翁的意识和团体意识,提高了他们畅所欲言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以进步,正确合理地使用小组教学模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分组教学;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育是教育人灵魂的,而学生学习的愿望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要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愿望是一门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新时代的教学观念对教师的要求是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应该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小学的分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表达。现就我校实施的分组教学,谈几点。

  一、首先,从教师层面说说

  1.树立榜样,更新观念

  课堂形式的变革不仅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师者要有较高的感悟和认知,找准自己在课堂中的定位,改变已有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少地讲授知识,更多地激励学生自我思考。教师的主观意识很主要,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顾问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课堂上巧设疑问,因为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走到小组当中,观察并参与学生的讨论,把握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想法和结论做出适当的指引和纠正,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适时地给予鼓励。

  2.提出问题,激励引导

  教学中老师要合理地对学生布置任务并适时地给予学习方式和方法及要完成的目标的指导,及时进行基本的讲解。小组的合作学习更不能偏离这节课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所以在新授前,教师要以自学提示或学习要求等形式交待出本节课的目标、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指引方向。教师只有提供了学习目标,才不至于在学生讨论时毫无头绪,也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记录评比公平,奖励得当

  分组教学模式的实施必然会在各小组间存在公平竞争。成绩中等的学生不太可能超越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且成绩处于下游的学生要超越成绩处于中等的学生更不容易。教师在分组时要考虑整体状况,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处于不同成绩等级的学生之间相互比较、赶超。其主要目的是缩小学生间的差距,让他们大多数人都感到触手不及,但是跳一跳还是能够得着。学生在学习时有了竞争的对象,也就变得有动力,增强了小组间的凝聚力。同一小组中每名成员还要人人有事做,分工合理,每节课有记录,做到天天清,周周计,月月评的模式。教师要建立民主管理制、严格监督制以及奖励激励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分组教学模式的特点。

  二、其次,从学生层面谈谈

  1.提高意识,获得成功感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全是存在学习障碍的,他们有的只是疏于自律,如果小组成员适当给予帮助督导,就能比较顺利完成最基本的学习目标,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中要各取所长,善于发现成绩差学生的优点所在,让他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他们的进步,要不吝啬鼓励表扬,及时调整加分,通过这样的手段,激励他们的团体意识。让他感受到由于自己的努力而带来的成功喜悦,不仅是对他们本人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小组成员帮助的认可,满足他们的进取心。学生因为学习经验和智力因素等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可能个别学会了,而个别却一知半解,个别还有毫无头绪的。如果不能及时填补这个缺陷,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造成思维的“短板”。平时我们往往是以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与状况为标准,不能很好地调和教学的同步性与学生个体学习的异步性间的矛盾。但是小组教学中,学得好的可以充当指导员,及时给其他学生补充讲解,填补空白,基本达到每个学生同步,这也正好调和了异步性。学得好的也在辅导过程中发现新知识,通过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清点”“整理”,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合作,获取信任感

  教师传授知识是根据已有的经验或站在成人的角度进行的。有时候不能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待,甚至没有预想出自己的言行会在学生身上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其实少年儿童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模式,小组教学互助过程中,孩子们用独有的语言讲解,更易接受、理解新知,课堂教学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分组教学不仅让他们的天性得以释放,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口语交际力,让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三、最后,谈谈实际教学中的困惑

  分组教学的模式的实施,使得学生之间的距离小了,他们产生小动作时老师们很难发现,而且学生们之间更容易说话,课堂上组织教学的时间多了,所以如果老师们一味地追求分组模式,而不是关注教学过程,我觉得这样适得其反。

  总之,在培养较高素养的人方面,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尝试分组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等,探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参与,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任衍信.分组教学的利弊反思[J].科技视界,2012(26):205.

  [3]郭颖.大学英语分组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05-207.

  [4]鐘彩红.分组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英语教师,2015(20):87-8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