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什么是周长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6749
帅玲秀

  

  一、创设情境、引入

  师:三只小瓢虫经常在一起练习跑步。小天使要求它们“绕着树叶跑一圈。”(课件出动画)

  先想一想:怎样跑才是绕着树叶跑一圈。(停5秒,生想树叶的一圈)

  让我们来看看小瓢虫们按自己的想法是怎样跑的。(课件演示三种跑法——一个一个地呈现)

  二、认识什么是周长

  1.初识一周。根据学生看课件时的反应进行师生、生生对话。

  师:树叶边缘的线我们可以叫做边线——板书:边线。小朋友们认为,虽然*瓢虫跑了一圈,但它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线跑,所以,并没有绕着树叶跑一圈,我理解对了吗?

  师:(指着*瓢虫)它一直沿着边线跑的呀?刚才你们怎么也有意见?

  生辨析:虽然沿着边线在跑,但是没有回到起点。

  师:那你能正确描出这片树叶的一圈吗?(生描树叶的一圈)

  (展示学生作品)你描的和他一样吗?

  师:(小结过渡)像*瓢虫这样一直沿着树叶的边线跑回起点,就跑了树叶的一圈(板书),这样的一圈,数学上称为“一周”。(板书)

  2.再识一周。

  师:拿出数学书,找到它的封面,想一想:哪儿是它的一周,(停3秒)用手摸一摸这一周(手势)。

  谁来摸给大家看一看。(生摸)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摸法?

  生可能会产生分歧——辨析(3、4人)。

  師:我们来看屏幕(ppt演示两种摸法(1、有序2、先二长、再二宽)

  这是大家摸出的封面的一周(图片消失,只留一周),这是淘气摸出的一周(图片消失,只留一周),相同吗?(相同)看来淘气也摸出了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请看笑笑这样摸,有没有摸出这一周?(课件演示,同时配声音)

  师:现在,你对一周有了什么新认识?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师(小结):其实,无论怎样摸,只要沿着边线刚好把它围起来,都是它的一周。

  【设计意图】学生从具体形象又有趣的情境中体会什么是边线,认识什么是一周。通过想树叶的一圈,辨析怎样跑才是绕树叶的一圈,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的物中抽象出线,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通过对长方形一周的不同描法,更加深刻地认识一周具有的特点——封闭性和不重合性。

  3.识周长——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树叶的一周(同时课件闪烁树叶一周的线——伸展到直尺上),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课件出直尺)你能说出这片树叶的周长是多少吗?(生:这片树叶的周长是23厘米——请二生说)。

  师:请孩子们闭眼想象着把这根24厘米的线围回树叶,(师边说边配合手势指直的线和树叶)(停4秒)想好了吗?。睁眼看一看(课件演示)跟你想的一样吗?

  师:我们还找到了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课件出现一周的线框——移出)这个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你知道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生答)为什么?(课件给二长26厘米),现在你可以得出周长了吗?(不能)为什么?(生,不知道宽有多长)

  师:看来要想知道它的周长,就得知道它一周上所有线段的长度。老师测量出它的宽后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89厘米。

  (课件出示:显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89厘米。)

  师:现在请你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出示课题

  生说出自己对周长的理解与定义。

  师总结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将围成树叶一周的线动态转化为一条直直的线,帮助学生顺利地从二维的面上发现周长概念中所具有的形。又通过想一想:如果我们把这条线围回树叶,就正好绕树叶一周,帮助学生在一维的线和二维的面之间架起了一座桥,从而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到周长就是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同时,有效避免将一周等同于周长的现象。

  4.量周长。

  师:知道了什么是周长,请你想办法得到三角形和椭圆的周长。

  先和同桌交流一下想法。想好了吗?先读一读合作要求。

  测量要求:①同桌合作,用直尺和老师提供的材料测量它们的周长;②测量结果用整厘米数表示,并记录在任务单上。

  (生同桌活动——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测量三角形周长的?

  (生汇报测量方法: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它们加起来,得到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或用线围,辨析——直接量更快更准确)。

  师:椭圆的周长你测量出来是多少?(生有不同长度,不评价)谁来演示一下你们是怎样测量椭圆的周长?其他的小朋友仔细看他是不是在测这个椭圆的周长?

  生汇报1:缠绕法2、滚动法——若有生说后课件演示。

  师:请孩子们想一想,都是量周长(板书:量),为什么选用的工具和方法不完全一样呢?

  生辨析:直边图形直接量。

  曲边图形:化曲为直量。

  师:看来针对不同的图形,要选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如果图形的边是直直的,就用直尺直接量(板书:直接量),如果图形的边是弯曲的,可以先用线绕一周,再把线拉直,量出线的长度,也就是化曲为直再量(板书:化曲为直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特点及自己手中材料的条件、想办法选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来得到图形的周长,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同时,也渗透对“化曲为直“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三、巩固练习,深刻认识周长

  师: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你能数出来吗(课件出示图片)?

  1.基础练习:数周长。数一数,下列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师:你数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注意:不强调计算)

  (生汇报交流数法——注意引导生生辨析)。

  师:通过这道题目我们发现,不同形状的图形,周长也可能相同!

  2.找周长。老师昨天在这个会场里用直尺量啊量,找到了好多物体表面的周长大约是22分米,你能把这些物体表面找出来吗?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