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职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机制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8969
何志成

  摘 要: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全面推动校企合作办学能力,优化办学机制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职校企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提出了完善我国中职校企合作办学的激励机制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中职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机制

  中职校企合作办学是一个包含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行业协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在内的复杂系统。我国历来对中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持肯定态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职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由于我国没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各主体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一、我国中职校企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校企合作办学机制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阻碍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效果。因此必须要以教育改革为导向,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优化策略,全面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为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政府部门的推动作用有限

  政府虽然提出了要求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却没有建立配套的机制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缺乏资金支持使得校企合作办学的效果难以显现。

  (二)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企业方面存在注重短期利益、缺乏长期眼光、缺乏责任感的问题。认为参与职业教育只会增加成本、很难获得收益,从而缺乏主动意识,急功近利。

  (三)行业协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不强

  行业协会拥有丰富的企业资源,但在推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使其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没有发挥“中间人”的作用。

  (四)中职学校合作办学政策难以有效落实

  学校方面存在定位不准,缺乏合作主动的问题。校企合作办学的项目较少,甚至找不到校企合作办学的切入点,使得很多学校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缺乏与企业进行合作的平台,进而使得校企合作办学停留在口头层面,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

  二、完善我国中职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机制的措施

  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着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整、法律体系不完善、产业结构处于世界中低端水平、行业协会功能和地位不高、企业缺乏承担职业教育的意识等不利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中职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一)政府应加强引导和扶持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充分发挥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政府应通过经济政策、经济手段扶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加大对校企合作的资金投入、财政支持;利用税收杠杆、利率等,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落实职业教育税收优惠政策,例如落实国家现行有关税收政策,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二)企业要增强责任感,积极参与

  企业应增强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感、积极性。企业不要仅考虑经济利益,把它作为参与校企合作的唯一动力,除了经济利益还应考虑社会利益、民族振兴发展利益,企业的眼光应长远一些。

  企业应积极主动推进现代学徒制和“校企双制”,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学校联合培养,联合制定培养计划、课程方案和实习实训流程,为学生配备实习指导教师,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

  (三)行业协会履行社会责任服务职业教育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缺乏和行业、市场的紧密联系,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需求,职业教育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让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能紧密联系。

  政府部门以授权、委托等方式,通过行业协会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标准等方面深度合作,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指导,完善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发挥行业在制定职业资格标准、指导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开展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作用。

  (四)学校要正确定位,树立教学理念和主动意识

  中职学校要坚持产教融合、特色办学。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要求,根据產业链各环节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优化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布局,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融合发展。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突出职业学校办学特色,提升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和实体经济的能力。

  中职学校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对接。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全面优化校企合作办学机制,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重要需求。建立健全中职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机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教育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促进地方与国家经济发展。

  总之,中职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机制需要各主体之间共同努力,需要满足各方的利益需求,实现多元主体间的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黄辉,陈在铁.高校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机制探索[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3.

  [2]降宏芳.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