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追忆似水年华》中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0243
摘 要:通过对普鲁斯特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以及小说创作背景的介绍,我们可以更清晰的认识作者以及作者的作品,从而找到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中的突破口,时代的大背景和作者自身的遭遇都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小说注重在时间的流动中,在印象的叠加中去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以一种“无为而有为”的方式,把人物形塑造成一个圆形的立体的形象,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追忆似水年华》;人物形象;艺术

  一、创作背景与作者

  (一)创作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经历着剧烈的变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例如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认识世界的方式都与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法国的首都巴黎更是处在发展变化的十字路口之上。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法国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国力的不断增强,使法国有能力举办一场世界博览会,1990年的世界博览会就在法国巴黎举行并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就是在这种丰富的物质生活下,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成长起来。

  20世纪意识流文学逐渐发展,这一点也被普鲁斯特所借鉴吸收,这在他的作品《追忆似水年华》中表现尤为突出,尤其是关于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运用了这种意识流的表现方式,使得其小说不同于其他小说的表现方式,传统的小说主张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而普鲁斯特的作品《追忆似水年华》,与其他小说完全不同,它是在意识的流动中,在人物形象的变化中,来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

  (二)普鲁斯特的成长历程

  和社会的发展相比,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个人命运就没有那么好了,可以说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命运是多舛的,一生经历了很多不幸,他曾长期失眠,是个重度的失眠患者,失眠对一个人来说是极其痛苦的。普鲁斯特虽然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生活富足,但是他的内心是敏感的,而且他从小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当然,这还不算是最痛苦的,就在而立之年,他又失去了自己的父母,这对于他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普鲁斯特所经历的这些不幸,也为他的创作带来的灵感。

  《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普鲁斯特写了长达15年,他在病痛中进行创作,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并结合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先后发表了七部十五卷,长达300万字的文章,在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普鲁斯特也因此你被欧洲多个国家评为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品是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意义深远的世界性名著。对于其中的,关于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和艺术,也是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学习的。

  二、情节的推进与发展

  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节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要想认识鲜明的人物形象,就必须从情节着手,来进行人物形象的剖析,从动态中去认识人物,以达到对人物形象的立体认识。

  小说以第一人称方式进行叙述,以“我”的回忆为主线,但是小说的主人公并不是“我”,而是注重“我”的回忆。小说的叙述者,注意一种疾病的状态,经常会失眠,甚至还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另外由于失眠对他的影响,使得他极度的敏感,内心非常的细腻,他在晚上也经常处于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小说以主人公的回忆入手,描写了“我”在贡布雷的生活场景,外在事物的刺激,经常会使我们回忆往事,小说的主人公也不例外,泡在茶水中的小蛋糕使主人公回想起了自己童年时期的生活。另外,小说还描写了马塞尔逐渐爱上的阿尔贝蒂娜,当男主人公第一次见到阿尔贝蒂娜时,他对阿尔贝蒂娜的印象是非常好的,他把阿尔贝蒂娜想象成一个高贵的人,慢慢的他爱上了阿尔贝蒂娜,最终两个人生活在了一起,但是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小说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随着两人关系的逐渐变好,故事的情节出现了转折,主人公发现阿尔贝蒂娜是一个同性恋,他觉得这是难以接受的,这时,马塞尔又把阿尔贝蒂娜塑造成了一个反面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对阿尔贝蒂娜的印象坏到了极点,因而两人最终分手,阿尔贝蒂娜从此行踪全无,主人公失去了对于他的所有消息,后来还是从别人的口中得知阿尔贝蒂娜因为意外事件的发生不幸去世了。这对主人公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自从他得知阿尔贝蒂娜去世以后,他又开始尋找新的女人了。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主人公由于体弱多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所以他在一战期间一直待在疗养院,在疗养院,他见到了是同性恋的夏吕斯,夏品斯有很多的男性同伴,但不幸的是,他经常被他们鞭打,另外,夏吕斯还是一个亲德分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男主人公从医院出来,当他再次站在盖尔兰特王府门前时,他又回忆起了当年的往事,那段时光令他难忘,此时他想起的是那被茶水泡过的小蛋糕的味道。这让他感觉到了世事的变迁,时间的流逝。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已不复存在,而能拥有的只是回忆,所以他发出了自己的感慨,“真正的天堂是已经失去了的天堂。”

  三、在时间的流逝与印象的变换中塑造人物

  传统小说注重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然而普鲁斯特却与他们不同,他开创了新的风格,普鲁斯特反其道而行之,他并不赞成把人物形象塑造成一个平面,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是不真实的,平面式的人物形象塑造虽然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就可以总结和概括出来,但是所表现为的人物形象难免会不真实。因而普鲁斯特反对把人物形象塑造成一个平面,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总结人物形象。普鲁斯特笔下的人物形象是多面的,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也并不是形象鲜明的,随着情节的推动和发展,人物形象也在发生着变化,读者对人物的形象的印象也是不断的变化的。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把普鲁斯特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述为圆形人物形象,圆形人物形象是多面体的,人物形象是难以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进行概括的,这与传统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小说往往会运用夸张的手法片面的表现人物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或者某一个方面的品质,这些人物形象都具有可概括性和可总结性。

  (一)在印象的叠加中塑造人物形象

  普鲁斯特不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对人物进行描写,他只是在描述人物。例如在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主人公的回忆中,斯万这个人物形象,斯万是一个富商的儿子,他过着富裕的生活,他父亲的生活圈是证券商人,因而他的家人只让他接触他们这个阶层的人,他们反对他去结交贵族人士,在他的家人看来,他应该也只能去结交他们这个阶层应该去结交的人,他的父亲是不允许它去越过这个阶层的,在斯万的家人看来,他并不活泼,也不帅气,甚至也不聪明,在他们的眼中,这个小男孩只是这个家庭的继承人而已,或者说是父亲的替代品,甚至连平时的聚会,邀请他参加也只是由于他父亲的面子而已,在别人的眼中,他什么都不是,由此可见,通过主人公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斯万在家人的印象中是并不好的。普鲁斯特并没有把斯万塑造成一个单一的形象,而是通过不同人对斯万的印象来展现斯万的形象。普鲁斯特在对斯万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一直在变换着人物的形象,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会向着一个相反的反面进行转换,这就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从多个方面表现出来了。

  《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小说总是通过其他人的印象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形象,如斯万的家人,斯万的情人,还有和斯万处在同一阶层的人,他们对斯万都有着不同的印象,而且这些印象也在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另外,小说的主人公,还对他们家的女仆进行了塑造,也是通过这种印象式的塑造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多个方面表现人物性格的。在主人公的角度来看,这位老女仆是非常有同情心的,当老女仆看到不幸的人的时候,或者是看到有不幸的事情发生的时候,这个老女仆总是会生出同情心,表示对这些人的同情,甚至她还会为这些人流泪,这在男主人公看来,这个老女仆慈悲的。可是男主人公也发现,当这位女仆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却并没有那么仁慈了,她总是为难下人,甚至对下人特别的残忍。在外人的眼中,他们对这位老女仆并不了解,他们只觉得这是一位非常有气质的女人,甚至会把她当成以为太太来看待。而男主人公的姨妈,却对这位老女仆有着不同于别人的看法,这位姨妈有时觉得这个女仆非常的可靠,对男主人公的家庭也非常的忠实,是一位靠得住的女仆。可是男主人公的姨妈,也时常去提防这位老女仆,有时候也会表现出对这位老女仆的不信任。通过不同的人,对于女仆的不同的描述和印象,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女仆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是一个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她并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来,而普鲁斯特,又通过不同的人对于这位老女仆的印象来立体的展現老女仆的性格特征。

  (二)在时间的推移中塑造人物形象

  普鲁斯特也通过意识的流动与时间的推移来塑造人物。人物的性格特征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改变带来了人的思想意识的改变,通过思想意识的流动与时间的推移,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时间流动中,情节的不断变化中去塑造刻画人物形象。文章中的主人公通过回忆的方式,在时间的长河中,展现了他和他的女友之间的关系。起初,男主人公和阿尔贝蒂娜素不相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们认识了,在男主人公的眼中,阿尔贝蒂娜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高贵,那样的纯洁,男主人公会去想象各种关于阿尔贝蒂娜的画面,而此时的阿尔贝蒂娜也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子,也确实是纯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男主人公何尔贝蒂娜走到了一起,但是现实并不是那么美好,“有情人终成眷属”也只是一种愿望,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争执,两个人会为了这样那样的事情进行争吵,再到后来,男主人公发现了阿尔贝蒂娜是一个同性恋,这是男主人公难以忍受的,于是他决定和阿尔贝蒂娜分手,两个人分道扬镳。另外,还有克雷西夫人,他刚开始也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后来她成为了斯万的情妇,紧接着,又由斯万的情妇变成了福什威尔伯爵的夫人,这一系列的变化,也都在时间的流逝与情节的发展中展现出来,同时表现出来的还有人物性格的变化以及人物性格中的矛盾。

  (三)以“无为而有为”的人物塑造方式

  读普鲁斯特的这篇小说,我们会感觉到,小说的故事情节混乱,故事没有连贯性,故事的发展也没有高潮,更不用说跌宕起伏了,甚至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与人物形象相背离的成分。另外,小说以叙述者回忆的方式来展开,整个回忆的过程显得没有条理,给人一种作者无心去雕琢的感觉,这部小说也因此受到了当时批评家的质疑,认为这部小说没有经过精心的构思,没有中心思想,因而被普遍认为,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并不高。但是我们经过仔细的分析,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在普鲁斯特看来,时间是不断的流逝的,时间的流逝是线性的,一经流走,便不可挽回。但是空间却并不同,他认为通过外界事物的刺激,人的记忆是可以将过去发生的事情呈现在眼前的,就比如那个被茶水泡过的小蛋糕,使作者将过去的某一个空间浮现在了自己的眼前,所以普鲁斯特更看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意识流的形式,展现人物的形象。这部小说看似是无心之作,实乃是匠心独运,作者通过他人的印象,从多个侧面来表现人物的特征,使得人物的形象焕然一新,形成了一个圆形的人物形象。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去描写某一客观事物和对象,而是通过另一事物来反应,正是这种方式,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复杂,其实这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所以这也是一种“无为而有为”的人物塑造方式,因此也可以说这是普鲁斯特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一个特点,可谓是一家之言,开创了小说创作的新模式。

  四、结语

  普鲁斯特生活的时代,造就了他写作的不同风格,这为小说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推动了小说的创新,普鲁斯特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有其独特之处,通过时间的流逝,通过印象的叠加,来展现人物形象,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的丰富,更加立体。我们可以从其小说创作中,获得新的灵感,不断丰富和发展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作者简介

  迟晓旭(1995—),女,满族,辽宁省沈阳市,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在读本科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