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丽江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0107
李云

  摘 要:丽江农业电子近几年开始发展,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存在涉农网站内容与农民信息需求脱节,农业信息人员素质偏低,农村电商平台与农民需求不统一的问题。课题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扶植农产品配送系统建设来促进丽江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丽江;农业电子商务;现状;问题;策略

  一、丽江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发展,丽江市也开始把农业电子商务作为农业发展重点,坚持把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特产品与市场对接,促进农民增收的民生工程,积极争取丽江市被列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市;古城区、华坪县被列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被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了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示范全覆盖。市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站点、物流配送体系、品牌培育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及技能培训工作扎实开展。目前,玉龙县已与上海发网、丽江中通、丽江圆通等建立了县域内三级物流体系合作关系,建设了玉龙电子商务物流公共配送中心和中通物流分拣配送中心,并在已建成的100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配置了物流功能。永胜县以竞争方式引进永胜县通途快递服务有限公司入驻产业园,承接全县电子商务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双向配送服务,并将各乡镇、村级站点纳入物流快递网点。玉龙县确定了雪桃、坚果类、蜂蜜、中药材、野生菌5大类县域品牌并建成产品品控标准化体系。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丽江市还扎实开展了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及技能培训。2014年8月,丽江市就开始与阿里巴巴联系、沟通、对接,并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立了“特色中国丽江馆”,成为全国第19个建立的州市馆。2015年5月1日,“特色中国丽江馆”上线运行以来,已有丽江的7大系列、32类产品上线。同时,免费开展人员培训、产品上线和孵化企业,有力地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丽江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问题

  1.涉农网站内容与农民信息需求脱节

  涉农网站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网站集中度不均衡。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基层农业第一线。在目前1500多家农业网站中,各级政府主办的网站占有很大比例,约为40%左右,但农业基层站点数量不多,尤其是乡一级网站,还不到4%;第二,网上信息重复现象严重,实用性差。特别是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的网站过分强调信息服务功能,而相对忽视网站的商务功能的拓展,相当一部分网站以信息撮合功能为主,支付等功能很不完善;第三,信息发布、传输滞后。涉农网站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多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建并进行更新维护,更新周期长;第四,网站内容缺乏行业和区域特色,时效性和服务性不足,而且利用程度低。缺乏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特征,不解决本地农民的实际需要,信息的价值和传输效率与农民需求和实际运用脱节;第五,涉農网站建设水平低,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用户定位不够明确,缺少专业水准和特色,网上信息不够开放。

  2.农业信息人员素质偏低

  发展农产品电商离不开专业的农业信息领域人才。由于丽江农村的主要从业人员为农民,其中又以老人和妇女居多。整体的文化水平较低,素质偏低。据调查,全市、县、区普遍没有对农户进行系统的农业技术与电商技能进行培训。有些农村从业人员在与电商平台签订协议后,仍不按照协议进行生产,乱使用肥料添加剂等,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而一些文化水平高的农业人才又大多从事的是教学与科研工作,对于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3.农村电商平台与农民需求不统一

  约70%的农民仍旧习惯于靠自己积累的与商贩之间的关系出售农作物。这显示了农民对于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是非常缓慢的,硬件与软件的缺失使农民不适应新的销售方式与物流链。同时,电商平台自身也有不足,并没有完全契合农民的需求,所以并未普及。

  三、发展丽江农业电子商务策略

  1.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将农户小规模的生产联结起来形成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把加工、销售作为第二、第三车间,建立了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这样就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增强了农产品加工成品的比重,改变了农业仅是提供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状况,增强了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利润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收益。一般来说,初级农产品具有易腐烂、不便储存和运输、生产有季节性等特点,因此未经加工的农产品销售半径小,出售价格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而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改变这种形势。

  2.加强本土化电子商务人口培养

  发展农村电商,人才缺口问题值得重视。创业需要人才,对于打破传统销售模式的农村电商更是如此,整个电商行业的人才缺口不容小觑。农产品的运营推广、美工设计、数据分析等等方面无一不需要人才的参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型农民,抑或鼓励当地知识分子加入,鼓励他们发展本土企业,是“互联网+农业”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3.大力扶植农产品配送系统建设

  虽然农产品中价格较高的属大宗粮食,但是时鲜蔬菜瓜果的配送是经常性的交易,要求政府积极支持建设与运输量相适应的强大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保证农产品电商的顺利进行。对现有的物流企业进行培育是比较经济快捷的方法,不仅可以利用企业原有的配送路线、客户资源,更可以减少建设成本,可在短期内看到成果,得到一个标准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完全的从零做起,建立一个全新的农业物流配送体系,则可以保证体系的专业化,运送的快捷化,但是投入较大,耗时较长。当地政府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智慧的支持方式,保证农产品不因配送问题耽误价格。

  参考文献

  [1]魏弘平.发达国家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其对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7(27).

  [2]孔懿.探索美英国家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共性[J].经贸实践,2017(19).

  课题:2016年丽江市科技局计划项目“互联网+时代下丽江农家乐发展研究”课题论文,课题编号K1561602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