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常态下针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7513
王桂兰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我们应该全面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加强学生课堂知识的学习力度,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工作的落实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心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策略

  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参与课堂活动,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受到学生自身情绪的影响;第二是受到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影响;第三是受到课堂活动营造的氛围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绪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能够影响人们的认知水平。积极正面的情绪能够给人们提供学习的动力,消极负面的情绪就会阻碍学习。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当我们充满轻松、愉快的情绪时,我们的言语、记忆、思维都处在最佳功能的状态之中,并且愿意参与某些活动。中学生在这一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学生情绪高昂,他们就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学生就不乐意参于课堂活动,教学效果甚微。

  情感本身具为显著的感染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假如教师表现出对学生的冷漠、不在乎,就会让学生产生负面消极的情感,甚至会排斥课堂活动。反之,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爱护、关心、理解、体贴,他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形成一种顺从、亲近的心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及心理的特點,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利用学生内在的动力,驱动学生自觉地参与课堂活动。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1结合中学生的情绪发展特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对于中学生来说,自身情绪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认可,或者取得了一点进步,他们就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情绪,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参与。也会稍不如意,产生抵触消极的情绪而形成不良的心境。因此教师要注意利用这一情绪特点,有意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快乐,情绪高涨,从而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良好情绪的开端取决于教师的情绪,他们对刚走进教室的老师面部表情做出了最敏感,最迅速的反应,从而决定了他们是否乐于参与课堂活动的情绪。所以,当我走进教室迈上讲台时,我会面带笑容环视学生,然后情绪饱满的、用充满活力的声音与同学互相致意。通过教师神态、亲切的问候,创设了愉快的情绪氛围,在这种气氛的渲染下,使得师生情感得以沟通,学生获得老师的尊重,心情变得愉快,产生了良好的心境,使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已形成定势。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情主要受到教师教学模式的影响,如果教师本身是一个幽默风趣、关心别人的人,他的教学风格就会独具特色,深受学生的喜欢。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平淡,条理凌乱,表情呆板,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情绪受到压抑,低沉的情绪影响了心境,阻碍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2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特征,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给予积极正面的回应;对于自己佩服或者关心自己的人表现出仰慕或者感激之情,通过相关调查表明:学生喜欢老师的原因主要来自教师对学生关心和尊重,学生感到的师爱是一种深刻的内心体验,他们乐意学习他所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学科,愿意上他的课,课后首先完成所爱老师布置的作业,该科成绩较为突出,以此来回报这种师爱。师爱有情感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能推动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常听到一些学生说:“我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这正是情感的力量。

  要想让学生喜欢上老师,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学识,此外,还应该与学生创建良好的情感沟通方式。师生之间的情感是在课内、课外与学生的来往中建立起来的。学生见到老师,一般是主动问好,之后擦肩而过,这是对老师的尊敬,实际上这也是敬而远之。老师给学生课外辅导,批阅作业,这是老师应尽的责任,这种平淡的来往不能建立真情。实际上,师生情感的建立过程中有主动者与被动者。在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中是主动亲近学生的。

  教师在课堂上还应该尽量保持微笑,让自己保持积极正面的形象,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心理健康才能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对那些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微笑着用能引起他注意的“信号”给予暗示,使双方在不伤害情感的条件下达成一致。这种特殊的批评方式,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从而使情感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教师只要注意利用学生情感的特点,有意识地去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学生会喜欢你和你的学科,并把参与课堂活动变为一种回报师爱的自觉行动。

  3借助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中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且表现欲也较强,假如教师创设出能够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课堂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他们会感到光荣和自豪,心理得到满足,自然也会产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在主体精神的鼓舞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晓英.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行动研究[J].科技信息,2009,(13):232+231.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