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教育,才是个性化的教育,人们常说: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宽容是爱心的一种表现。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识规律需要教师的宽容,教师的宽容如春风化雨般渗入学生的心灵,是化解学生心中症结的良药。只有教师真诚地宽容地对待学生,才能填平师生之间的鸿沟,师生才能和谐、宽松、奋力地攀登上成功之巅。谈谈工作中的几点做法:用宽容与关爱善待学生;用宽容和微笑面对学生。宽容的魅力无穷,它不仅是一种爱,更是一种教育的方式。
关键词:宽容;丰满教育;育人艺术;尊重;理解
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教育,才是个性化的教育,人们常说: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宽容是爱心的一种表现。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识规律需要教师的宽容,教师的宽容如春风化雨般渗入学生的心灵,是化解学生心中症结的良药。只有教师真诚地宽容地对待学生,才能填平师生之间的鸿沟,师生才能和谐、宽松、奋力地攀登上成功之巅,不能宽容学生的过失,就是不懂得育人的艺术。下面,就谈谈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一、用宽容与关爱善待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关爱学生,就应该连他的缺点也一起爱。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
小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表现意识,但同时他们又缺乏自控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遇到困扰时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所以容易犯错误,在学校里表现的个体素质会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乖巧、懂事,上课注意力集中,而有的学生调皮捣蛋,在课上走神,搞小动作等,这时如果老师能给予学生善意的提醒,他们也许会后悔,希望得到老师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教师稍加提醒,就能知错就改,因此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允许他们把一些小错誤,用宽容与关爱善待学生。这样才能构建积极的和谐的教学氛团。记得上学期我教得是三年级的数学,这个班里有一个淘气的孩子叫小明,一天早晨,我刚走到教室的门口,数学科代表就跑来向我告状,说小明的作业只字未动,我问他理由,他一会说忘了,一会说不会,他这样不完成作业不是第一次,但每次都口头应付,知错不改,想到这里,我对他一通训斥后把他父亲叫来一通数落他的不是,学习不好,作业不完成以及其他种种不良表现。
第二天,当我看到小明红红的眼睛和乱七八糟的作业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感到愧疚和懊悔,想到孩子昨晚一定吃了不少苦头,我决定还是找他好好谈谈,了解了解情况,课后我找到小明,问他昨晚熬到什么时候,爸爸是怎样管他的,得知爸爸的方式粗暴,孩子说着又开始抹眼泪。我勇改地向他检讨了自己的过错,同时和他促膝谈心,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耐心询问他的学习、生活情况,原来他的父母前不久离婚了,母亲走了,父亲没时间管他,现在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时的骄纵和放任,使他养成了懒散的毛病,加上这几天他的心情很糟,所以没写作业,他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写作业。从那以后我便经常鼓励他,亲近他,给他买一些学习用具。同时,成立一帮一的帮扶对子,特意安排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和他同桌,渐渐地我发现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上课也有了精神,作业完成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对于这件事的处理,让我再次深深感悟到:教师要学会宽容,教师的宽容与关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在无言中让人感受到来自道德的约束,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二、用宽容和微笑面对学生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充满着热情,洋溢着活动的生命的个体,他们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当他们走向社会时能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小学教师面对的是小学生,这个年龄正是人的性格形成阶段,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里学习和成长是教师的职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善于捕捉学生细致的心理变化,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一个班上,总会有几个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导致其后进的原因是多样的,或是基础差,或是反应能力慢,或是害怕困难、贪玩的,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分别对待,多给予表扬,用包容和微笑面对学生。教师的一个赞赏和鼓励的目光会深深地保留在孩子美好的记忆中,同时一个不经意的批评也会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这学期我担任的是四年级数学课,在一节数学课堂上,同学们都在认真写作业,只有一位学生却在图画本上画飞机。我发现了,轻轻地敲了一下桌子,这时这位学生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赶紧收了图画本,眼睛里流露出胆怯的目光。我没有说一句话,像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微笑地离开了他。第二天,这位同学悄悄地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把一张小纸条递给我,“老师,当您走到我跟前时,我紧张极了,心怦怦地跳,不敢看你的目光,我想,您一定会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点名批评我,没收我的图画本,让我难看,但您没有这么做,老师您太伟大了,您不但没有发火,还那样和蔼可亲,您有一颗包容之心,我喜欢您。我只有好好学习,听您的话,才能弥补我的过错。”老师的包容与一个微笑成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件事给我很深的触动,学生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不怕孩子有错误,而要抓住有利的契机,实施教育。以宽容的心态去悦纳孩子们形形色色的过错,不简单粗暴,不虎头蛇尾,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宽容的魅力无穷,它不仅是一种爱,更是一种教育的方式。教师学会理解、尊重和宽容,就等于掌握和学生交流沟通的钥匙,不仅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教学质量,开发了学生的智商,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了智商。教学如果能够宽容一点,那么我们的教学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李友华.对待学生,教师要学会鼓励和宽容[J].中国教师(京),2010,16:21-22.endprint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