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有意义的学习来实现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当然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来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意义的学习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要使学生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和兴趣。好奇心又是学生产生兴趣的先导。世界是充满问号的,小学生对万物喜欢问“为什么”,什么事都想去试试。他们的这种好奇心,天然美妙,闪着求知的灵光。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二册第7课《乌鸦喝水》时,在讲解中可采用直观教学法。
二、凭借教材,在教学内容上落实素质教育
挖掘教材(包括课文、练习、训练体系)中的素质教育因素,通过教学充分体现,并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扬长避短,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9课《王冕学画》时,王冕看到雨后的荷塘产生一种迫切的把这美景留住的感情,这也是他刻苦学画的动力。这么丰富的内涵怎样让学生理解呢?我把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感受荷塘之美上。一是理解语言文字之美,二是读出晚霞中荷塘之美。在讲读中,一位学生说:“这荷塘的颜色很美。荷叶碧绿,荷花粉红,加上夕阳的照射多美呀。”另一位学生说:“这荷塘还有一种生机,大雨过后,它们多么亮,都好像在争着生长。”这使我想起巴金先生作品中的一句话:“那每一片树叶上都仿佛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他们这么小的年龄竟然也能感受到如此神秘的东西,这正是课文理解的到位。
三、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还要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不仅是知识或技能,而且是学习能力在行为上的表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主要依靠老师的引导、启发,自主学习的技能,要在反复的练习实践中形成,独立的能力要在长期的自学过程中培养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年级的高低和不同学科的特点,循序渐进分步进行。低年级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以后,就教给学生“设疑自学识字法”,先给学生设置一系列的疑问:“这个字该读什么音?属于哪种偏旁部首?是什么间架结构?应该按怎样的笔顺写?用它可以说怎么一句话?”然后让学生顺着设置的疑问去自学生字。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年级的升高,自主学习的方法就不断增多。如学习《儿子的创意》这课时,在课文结束时最后一段内容拓展设计两个题:①当儿子知道自己的创意得了银奖时会有什么反应?“我”又是如何反应?②你对“我”和“儿子”各有什么看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各自读课文,通过学习的思考解疑和教师引导、疏通、解惑,并非花费很长时间,而最佳答案便可跃然“表”中,整个过程有序、有法,有章可循,真可谓“水到渠成”,学生是在赏、议、学、练,自主学习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科学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科学的运用教学规律及科学地认识学生,用合理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提高。首先,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生机的人,在一切活动中都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独特的个性,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成教师的朋友,互相理解、教学相长。因此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一环。要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学习的过程,在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学法。在这一过程中,要使学生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形成学习的技能与技巧。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使用,达到听、说、读、写融会贯通。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四、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双基训练上,以语言素质为核心,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以语言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活动,而这样的人才,要有良好的个性和独立创造精神,以适应社会的急劇变化和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更应根据这一特点,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学生的语言个性,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基本任务就是从教学生识字写字开始学习语言,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有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口语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低年级阶段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由此可见,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在新形势下对双基教学有所发展,在教会学生听说能力上下功夫。仍以低年级教学为例:小学低年级教材选的多是些较短的诗歌、故事。教师在读讲课文中应注意选择恰当的方法教会学生说,让学生多说、多读、多写、多背、看图回答问题,看图说一段话或几段连续的话,或者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按一定要求讲给别人昕,还可以通过例句训练学生说话得体。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说,不加修饰地直说,进而引导学生说得有层次、有条理、迅速、准确、生动。
综上所述,实施素质教育要从低年级起步,使素质教育融合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地方,在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激发兴趣,给学生创设成功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个性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以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作者简介:
张宇(1978.11—),女,本科学历,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建设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