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0172
曹成智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教师在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方面应不断探索,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导入;教学方法;延伸

  语文作为母语,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学生们从踏入校园那天开始就开始接触语文,到了高中阶段语文更是成了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课堂高效化,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最为重视的问题。

  一、成功的导入很关键

  教师的课堂导入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课堂导入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始,就好比一栋大楼的地基,是整栋大楼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教师的导入语是整堂课的关键。那教师该如何把握课堂导入语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构思课堂导入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考虑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笔者的做法通常是针对本堂课内容设置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很集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因课堂时间有限,导入语应做到短小精炼,能够抓住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注意导入语切忌过长且毫无重点,否则会得不偿失。

  二、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

  1.增加课堂互动,活跃气氛

  以往课堂教学一大弊端就是缺乏互动,造成教师虽然花费大量精力备课、授课,但是课堂效果不佳。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必要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增加课堂互动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如教师可以采用多提问的方式来增加课堂活动,当然,这些提问是有一定技巧和原则的:首先教师提问的问题应与课堂教学主题有着紧密联系,能突出课堂重点、难点;其次,提问的问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难度适中,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思考获得正确答案;最后,教师提问的问题应面向全班学生,尽量做到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都能积极思考。

  2.课堂教学灵活多变,突出重难点

  课堂时间有限,面对教材内容,教师应把握重点、难点内容。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堂效果,能够及时调整设计的教学方案,具体来讲,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课堂教学效果,面对学生难以理解、领会的内容,教师应及时调整课堂节奏,不要为了完成课堂设计内容而忽略课堂效果,这样反而得不偿失;②做到“有舍有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把教材内容一应俱全地全部讲解完而且能让学生全部接受。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有舍有得,对于一些不适合实际的教材内容,或是一些学生难以掌握的非重点内容,可以忽略,不应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3.教材的科学使用,逐步提升文学素养

  以往的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不太适合当前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教材内容都是一些知识点的罗列,在教材编撰过程中并没有将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考虑进去。和传统教材相比,现在高中语文使用的教材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充分考虑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因素,对于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面对新教材,教师的教学思路、方法也应同时作出改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使用新教材。和其他科目相比,高中语文更注重知识的积累,所谓“积沙成塔”,运用到语文学习中最为恰当。学生只有平时多积累相关素材,比如,一些名言名句、诗词歌赋等,对于提升个人文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是现在科技发达,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一些现代的网络文章也不乏精品,即使是日常网络、电视中的热点新闻,学生也能从中吸取其精华所在。

  三、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和课外

  1.课前准备要充分

  所谓教学,就是“教”与“学”的过程,涉及教師与学生两个对象,教师在教学前会做相关准备,如备课、课堂设计等相关工作;同样,作为教学的另一对象,学生也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课前预习工作。很多学生认为课前预习可有可无,但事实并非如此,课前预习是学好一堂课的重要因素,是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前预习是学好一堂课的基础。课前预习时应注意以下原则:将教材内容完完整整看一遍,对于易于理解的内容可“忽略”,对于陌生的知识点应多读、多看,难点做好标记,以备课堂教学中重点关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展开想象空间,联系以前学过的内容,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

  2.课外拓展重积累

  课前时间比较有限,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重在日常的积累,因此,课外的阅读对于学生提升语文水平很重要。尤其是我国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先贤留下了很多著名的历史名著或是优美诗篇,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向学生介绍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以此来慢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目的就是学习如何表达,如何写作,因此,课外的练笔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阅读一本名著或是一篇优美诗篇后,学生随机写写读后感,或是仿照名家片段写下属于自己的诗篇,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经阶段。在模仿中前进,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

  3.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一个人做一件事只有得到认可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认可很重要,哪怕是一句鼓励话都能可以让学生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因此,面对一些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发现其亮点,加以鼓励,不应一味地指责、批评,最终让学生自暴自弃,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总之,当前语文教学有效性不太乐观,本文从课堂导入,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课外学习、课堂预习几方面简单地进行了分析,相信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探索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会逐步提高,让学生真正提升语文素养,并不单单是语文成绩的提高。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