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素质教育视野下初中美术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9199
张传奎

  摘 要:美术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认知,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初中美术的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结合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原则和要求,提高初中美术的教学成效成为了摆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笔者就当前初中美术教育的一些情况,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思维,谈谈素质教育视野下初中美术教育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浅显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美术;教育;发展;原则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二、当前初中美术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识不足

  存在一部分学生,对于初中美术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其对初中美术的学习认知不足。中国的家长在艺术和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相对于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有着天然的“排斥”,那种“学好数理化,走到天下都不怕”的教育思维依然根深蒂固。很显然,这样的教育思维与当前素质教育的原则和理念是相违背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扼杀”了很多具有天赋的美术学生。

  (2)教师的教学模式依然应试化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不断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的思维和模式依然成为了很多教师开展相关课程的重要过程。很多学校本身对于美术课程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甚至有的学校把美术课程的教育时间“主动”的让给其他文化课程的老师。此外,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美术理论填鸭灌输式式的教学过程依然存在。

  (3)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拓展不够

  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延伸,是拓展和丰富学生对该课程学习视野和认知的过程。然而,很多学校对于美术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延伸工作相对不够,甚至存在一部分教师的教案和课堂设计依然是沿用多年之前的“版本”,一尘不变的教学思维和僵化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当前初中美术课程教与学成效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下初中美术教育的思考

  (1)坚定学习信息,提高学习兴趣

  想要提高初中美术的教学成效,最重要的就是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认识和兴趣入手。教师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美术的展览和美术博物馆,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美术思维和认识,这是提高学生美术课程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思想是行为的源泉,只有从思想上落实好学生的学习认识和思维,才可能进一步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习主动和积极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切实的重视到这一点,在课程教与学过程中,实行“双主”原则,即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双主原则的实施,极大的转变了过去课堂教育的“沉闷”气氛,化被动为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的热情。

  (3)新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

  近年来,新媒体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每一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的教学模式,把更多枯燥的美术理论教育变成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动画、视频等,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实践证明,新媒体的教学模式能给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更能帮助学生从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美术课程,而这一点与素质教育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的理念不谋而合。此外,新媒体与初中美术的融合,不仅仅教学模式与过程的转变,更是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初中美术的教材,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初中美术的课程开发工作。

  (4)科学的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过去,美术课程对于学生的考核和评价的体系相对较为缺失。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师对于美术课程的考核,主观性很大,不能全面充分的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教师应转变传统中简单、粗狂的考核模式,以精细化的考核内容推动初中美术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完善。比如可以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认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作品展示、同学互测、教师评价等形成一个科学的考核生态圈,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去。

  四、结语

  总之,全面的提高初中美术教与学的成效至关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未来对于人才的考量更多的是综合发展的新模式,而不是应试教育下一个个“标准件”式的学生。作为初中美术教师,应该从美术课程的重要和意义本身出发,切实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转变传统应试教育思维下的美术教育思维,培养更多具有美术天赋的学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视野。

  参考文献:

  [1]肖平.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美术情感教育欣赏课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02).

  [2]胡大虎.驾驭美术素质教育的新航母——试论新教材与高中美術教育[J].艺术教育,2006(09).

  [3]张磊.对计算机辅助数学体验教学的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6).

  [4]叶经文.本科院校师范类美术学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J].艺术探索,2009(01).

  [5]邵亮.美术的未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美术概论》结束语[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1(04).

  [6]陈亚楠,张建省.地方美术资源纳入美术理论教学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