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完善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渠道之一。初中英语在基础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优化整合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结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优势,就如何更好地践行多媒体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音乐教学;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普及度也在不断扩大,相对应的许多知识面、理解面以及课堂的设计问题也随之而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对音乐教学的理论完善以及音乐学科的规范建设都起着一定的重要意义。目前多媒体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差效果、低效率、成绩不高以及实效性不佳的结果,并不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对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以及探索不够深入、系统,课堂教学的模式体系仍旧不完善。本文主要针对的就是目前多媒体在教学辅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有几点想法。
一、运用多媒体创造音乐情景现在音乐教学越来越注重情景的营造
而多媒体教学正是营造音乐情景的最好教学工具。音乐需要学生用心聆听、体会,进而转化为一种情感的流露。学生在体会音乐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理解音乐的表现力,能够想象出音乐所描绘出的那种场景。在音乐教学初期,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把音乐所描绘出的场景用多媒体直观地表现出来。学生边欣赏音乐,边观看多媒体描绘的场景,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音乐,进而提高学生体会音乐的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唱脸谱》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提前收集好的各种形式的脸谱打到屏幕上,先让学生对这些京剧素材有一些了解,然后再让学生欣赏《唱脸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浮现出刚才那些画面。多媒体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如欣赏钢琴曲《保卫黄河》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黄河惊涛骇浪的情景展现出来,使音乐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地结合起来。有了对音乐的理解,再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学生表现和创造音乐就容易多了。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每当上欣赏课,我们仅仅只是播放乐曲,简单的介绍,让学生的形成一种模糊意识──音乐欣赏课就是听歌而已,过后再问乐曲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各种乐器之间怎么样相互配合的,大部分时候都是一问三不知。而我们现在有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具,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听觉与视觉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音乐欣赏课七年级下册古筝独奏《渔舟唱晚》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古筝,体会古筝的演奏方式,感受古筝胡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接着,我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观赏的《渔舟唱晚》动画感受情景。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个乐段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我利用课件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学生自主讨论,给了学生更多艺术想象和生活联想的空间。再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时,我们可以根据该乐曲的框架,把它做成“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涧澜拍岸、欸乃归舟”八幅幻灯片,滚动播放。这样做使得学生在欣赏时候,既有听的,也有看的。那么整个欣赏过程中,学生完全置身于云河仙境之中,身居教室而品花月之境。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起来真是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啊。这样上课的话,我深信能够极好地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的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使教学“动静结合,深化效果”
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往往只强调“静静的欣赏”而没有动,因为音乐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最佳效果。但對中学生来说,他们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不可能理解到音乐的。但是我们如果把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多种学科整合,互相渗透,变“静”为“动”,那么肯定可以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譬如欣赏八年级上册的交响乐《蜜蜂过江》时,为了让学生清晰地分辨出这两个主题旋律特点的不同,我运用动画和绘画相结合,这样的话学生就可以分辨出蜜蜂和大江两个主题旋律了,而且学生学习兴致高昂,也很投入地感受乐曲的风格。再如八年级下册的《梁祝》这么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其中的展开部,分为用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和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的抗婚主题以及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楼台会主题,我们就可以把他分开三个音乐段落来展示并配以动画、舞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表演创作。这样,在学生的创造中,学生的参与中,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了音乐的旋律特点,音乐的形象。
参考文献:
[1]上海文艺出版社编.音乐欣赏手册[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2]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陈亮.新视域下流行音乐与初中生音乐教育探析[J].文理导航,2010(12):17,19.
[4]陆波.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J].中小学电教,2011(2):1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