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1833
陶宜军

  湟中县上新庄中心学校

  摘 要: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每一项能力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朗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正是教师应当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对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得到提升,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感情,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力度,通过朗读教学提升学生对于课文深层内涵的理解,是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以及韵律之美,推动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初中语文课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朗读就是利用饱含感情的声音将文本材料生动的表达出来,实现书面语言向有声语言的转化。语文学习活动虽然要以文本为中介来展开,但是语文的学习却不能安于静默,语文是一种语言的文学,只有通过读和品才能感悟平凡的文本中所还蕴含的饱满情思,才能发现文本的深刻内涵。所以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提升学生汉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朗读教学给予充足的重视。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朗读能够使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在不断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到文章的精彩,从而对作者融入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有所体悟。同时,朗读教学还能有效的提升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效果,通过情绪饱满的朗读带动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增加课堂教学的活力。教师利用朗读进行教学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发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构建出生动的文章情境,对陶冶学生情操起到一定的作用。

  2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

  2.1不断提升学生的基础朗读技能

  朗读是学生直观的感受汉语言之美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在抑扬顿挫的读音中感受到文章作者的内心感情。但是,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技能,才能进行高效的朗读活动,促进自身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朗读基础技能包括标准的普通话以及精准的字词读音。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朗读基础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字词读音中的错误进行适当的纠正,并将基本的朗读技巧传授给学生。例如,在曹操的《观沧海》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诗歌的朗读视频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中国古代诗歌的朗诵方式。同时,嘱咐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对自己的字词发音中的错漏之处进行纠正改进,并体会诗歌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作者对于沧海碣石雄奇壮阔景观的赞叹之情。最后,教师要对古代诗歌的朗诵技巧进行深入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里了解掌握。另外,根据不同的文学形式,教师要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的朗读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2.2创设生动的情境,促进朗读教学的情感渗透

  课堂时间的限制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提升朗读教学的质量,朗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朗读情境,可以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朗读氛围,激发學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朗读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鲁迅先生的散文《社戏》记述的是作者少年时代在绍兴乡村看社戏的经历,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但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对于浙江乡村的民俗活动根本没有清晰的认知,使得学生对文章中热闹丰富的民间活动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浙江民俗活动的视频或是图片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展示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对于鲁迅先生文中所描写的情境具备充分的了解。之后引导学生们对文章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学生对于社戏的感受更加深刻,在朗读环节所倾注的情感也会显得无比真实。

  2.3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进行朗读活动

  朗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生感受到汉语言的美,还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适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意识进行文章朗读,从而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例如,《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中,由于文章的表层意思浅显易懂,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掌握,但是对于文章的深层内涵的理解,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对此,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皇帝为了隆重的典礼会选择怎样华贵的服饰?皇帝光着身子,为什么大臣们都要撒谎称赞皇帝?皇帝为什么会被这样拙劣的谎言欺骗等。通过设置这些问题,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一来,学生在朗读时就会更加专注深沉,从而实现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掌握。

  3结语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朗读基础技能,促进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层内涵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充分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学生的朗读技能、创设生动的朗读情境、巧妙的设置导学问题、充实丰富朗读内容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朗读兴趣、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不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掌握,增强语文学习效率,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春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2):21-22.

  [2]张秀君.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策略的优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123.

  [3]林岩.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之实践策略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4]罗国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05):120,6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