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论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7751
摘 要:新课程以来,音乐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拓展音乐教学的领域。同时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和学习音乐。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爱上音乐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音乐;兴趣;主体;信心;主动参与;启发

  一、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推进课堂教学的主动力,是课堂的主角,教学过程必须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以往走进教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是听讲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十分关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是将自己成为学生的同伴,与学生建立平等、亲和、友善的合作关系,在不露痕迹的征询、提议中,在自然而然的启发引导中,让学生去经历一个个充满想象、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吸收书本上和老师的现成结论。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正是因为在课堂实践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激发学生的主体活动,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增强小学生学好音乐的信心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要设法消除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自己成功路上最大的敌人,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性的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能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信心继续学下去。记得在一次音乐课上开展了“小歌星擂台赛”,班上有一名胆子特别小的女同学叫红红,平时很少说话,要上台唱歌就更别说了。针对这种情况。我特意安排她和一名歌唱得比较好的同学——兰兰一起边唱边跳。当她们一曲下来,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看见胆小的雨欣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她们的歌声这么美,那么我们请她单独再来一曲,好吗?”面对同学们期盼的眼神,红红涨红了脸,但同时我们也惊喜地听到了从她嘴里发出的甜美歌声。雨欣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我今天好开心,因为我为班上的同学表演了节目,老师表扬了我,全班同学都给了我热烈的掌声。其实做什么事情不要怕就一定能做好!加油吧!”有了信心作基础,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劲头更大了。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如教学《大鹿》时,让学生用不同方式的拍拍来训练和掌握∣×××××∣这个节奏,使学生熟练准确的演唱歌曲,感受音乐节奏的重要性,在轻松的学习中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師:让我们再一次完整的体验一下歌曲中小动物们情感的变化带来的演唱方式的变化,也请同学们试着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教师再次播放录音学生感受后全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要求全班学生分角色边演唱边模仿小兔、猎人和大鹿的动作,并通过动作、表情、声音来展现小动物们当时所处的情景以及内心的感受。学生通过情境模仿表演和创意表演体验音乐中速度、情绪等方面的特点,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在主动参与中突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学习成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

  四、用心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课教学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面无表情地唱。这是我说:“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想知道去哪里吗?我先不告诉大家,一会到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不坐汽车火车,也不乘飞机,让我们一起骑上马儿出发吧!”于是我扮导游,小朋友扮游客、当小骑兵,在教室里扬起马鞭骑着“大马”,边玩边唱刚学过的歌曲,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又如:我教学生唱《春天》这首歌,为了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景,我除了用图画来引导以外,还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自己在春天的公园里看到的景象。我把这种方法叫作“过电影”。同学们闭上眼睛时,头脑里展开了丰富的联想,睁开眼睛后就有了生动的体味,再唱感情就不同了。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音乐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婷.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

  作者简介:

  齐小宁,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