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跨文化词语障碍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7828
陈捷宇

  摘 要:阅读在当今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各项语言能力的基础前提。本文通过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文化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的主要问题提出排除英语阅读中高中生跨文化词语障碍的对策,即树立文化意识,加强文化导入;英语阅读指导中进行文化对比;增加阅读量,拓展阅读方式和渠道及借助文化辞典,消除高中生跨文化词语障碍。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理解能力;跨文化词语障碍;跨文化交际

  一、阅读及其相关概念

  Downing&leong(1982)认为:“阅读具有更为广阔的范围,阅读乃是对于记号(sign)的解释。”他们还认为,应该对上面所提到的“记号”作进一步的分析。这种记号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现象,例如:看手相的人阅读手上的线条;另一种则是任意的符号,如地图上的标示,文字,盲文等。一般所说的阅读应该是后一种较为狭隘的阅读,正是这一种阅读是教师,家长和心理学家所关心的。对于这一种类型的阅读可以把它作如下的定义:阅读乃是对于符号(symbol)的解释。

  一般来说,对英语阅读能力要求大致呈现有以下特点:第一,阅读涉及的识面要大,词汇量要多,领域要广。第二,阅读速度适合信息升级的速度:第三,在阅读中理解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能力。阅读能力包括两个主要因素:阅读速度和理解率,因此评价一个读者阅读能力的标准应是其阅读的流畅程度及其理解的准确性。

  二、高中生英语阅读中的跨文化词语障碍的含义

  事实上,语言习得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由J.Schumann创立的文化移入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现代外语学习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移入(acculturation)。Schumann在阐述其文化移入模式时指出:“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just one aspect of acculturation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he acquires the second language.”(Schumann,1978)(外语习得是文化移入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移入将决定他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化中学语言,将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是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跨文化(Interculture)就是各文化之间在交际中发生的相互关系。在语言的交流中同样存在跨文化的问题,即语言中承载的文化和语言学习者所拥有的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普遍把霍尔(E.Hall)(1959)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视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语言学都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现象进行研究。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的最基本的方法是介绍异国文化习俗和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而了解交际双方的价值标准也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

  在英语阅读中,跨文化词语障碍指英语阅读者由于文化背景与英语国家的不同而对英语语篇中某些文化内涵词语产生理解困惑,并由此引起阅读中的背离阅读材料原意的解释上的错误和偏差。

  三、跨文化词语障碍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表现与分析

  由于对跨文化词语理解的困惑,导致高中生选择了词语解释比较直白的表述。以下是几个典型例子:

  He lives by the book.

  A.The man likes the book very much.

  B.The man makes a living by writing books.

  C.The man believes in God.

  此选择题中高中生把“book”理解为它的一般词义,而没有考虑到在宗教中它作为“《圣经》”的意思。

  I know you too well,so dont blow your own horn(牛、羊等的角)before me.

  A.You may use my horn.

  B.I know you can blow born very well,so please dont blow in front of me now.

  C.I know you are only bluffing.

  此选择题中高中生没有理解“blow horn”在此处已经成为对某人的“自夸”的比喻,而按照选择了它的字面意思。

  My children have bled me white.

  A.My children have hurt me so badly that I have bled much.

  B.My children have almost used my money up.

  C.My children have shown no mercy on me.

  选择A的错误在于没有意识到“bleed someone white”的寓意是“榨干钱财”的意思。

  除此之外,另有学生对“blood in his eyes”沿用汉语思维习惯理解为“疲倦”的意思(认为疲倦的人眼里有血丝);“blue”代表的不是颜色而是情绪。

  文化多义词很多是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而不断丰富起来的,也是不断经历突变的动态的进化的词语类别。它其中包括许多的文化背景和典故渊源,因此,高中生对文化多义词的理解障碍才表现得比较突出。

  四、消除跨文化词语障碍,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对策

  (一)制定对策的指导思想

  第一,文化与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第二,用尊重包容的态度对待异国文化。

  对此,高中生应:第一,树立主体教育思想;第二,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二)制定对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第二,整体性原则;第三,最优化原则。

  综上,从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来看,要消除高中生英语文化词语障碍对他们的英語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比较便捷和收效较快的方法如下:

  第一,进行与语篇同步的文化对比拉多(Robert Lado)(1957)在《跨文化的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一书中指出,每一文化中构成模式的定型行为都有他的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发布(distribution)。它们构成文化对比的三个层次,是三者并不孤立的存在。文化对比可通过形式、意义和分布三者的关系进行:①同一形式,不同意义;②同一意义,不同形式;③同一形式,同一意义,不同分布。(转自戚雨村,1992)在词语英汉意义对比中,“同一形式”“同一意义”“分布”也可能不同。这里所谓“分布”指的是“文化内涵”。文化对比应讲适时性和切合学生的实际。

  第二,增加阅读的输入量,拓展阅读的方式和渠道。

  第三,借助文化辞典,消除跨文化障碍。

  五、结语

  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语言所载荷的文化信息。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使英语教学逐步回到了语言的真正本质,英语阅读的材料趋于真实化和与现实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是因为跨文化交际正成为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英语中体现出对阅读者文化能力的较高要求。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不仅对他们现在的英语学习有实际的意义,并且对他们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的学习和研究都起着重大的作用。解决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的跨文化词语障碍是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