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被广大教育界人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探索着,自新课改以来,这项工作更是如火如荼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息息相关,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上好每一堂课。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新课改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一直在积极探索的话题,之所以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与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分不开。应试教育的理念深入教育界人士的头脑中,这种教学理念支配着教师们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育目的、教学途径以及师生关系等。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对书本知识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教学内容完全围绕着考试来制定,考什么,就教什么,重视所谓的主科,轻视所谓的副科。这种教育模式以应试训练为目的,教师把课堂和书本作为唯一的教学途径,导致教学出现不同程度的脱离社会和实际。为了保证学校的升学率,教师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总之,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只是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完全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样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普遍低下。
一般来说,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是看课堂教学有没有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有没有利用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途径、方法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有没有实现教学目标。有些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新课改的价值和意义,随手使用别人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结果适得其反。我们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时,不能采用拿来主义,而要用我们的大脑来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合自己以及班级。教师要对别人的经验进行加工,为我所用,以探索出适合自己以及班级的课堂教学途径。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地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听懂学会,当堂理解消化吸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能相应的提高;而如果提高学生课堂上学习的效率,首先就要让学生对学习的这门功课感兴趣。然而,很多学生对学习地理不感兴趣,面对这种现实的情况,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目的。比如,地理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多举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例子,这样不仅容易让学生理解,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地理本就是一门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用地理知识来解释的问题。比如,世界各国的气候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山体滑坡?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民众住在吊脚楼?尤其是在我们旅游的时候,更是可以看见很多奇特的天然形成的自然景观等,这些都可以用地理的知识来回答。如果教师在课前一两分钟或课堂中,时不时提出这些问题,相信学生一定会感兴趣的,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上,都要关注学生的兴趣。
第二,教师要努力与学生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看起来师生关系好像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关,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老师,才会愿意接受老师所教的东西,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喜欢老师,才喜欢老师所教的科目。因此,教师的人格与信任将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就会自愿学习了,而且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也会对创建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激活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个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
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到严而有度,尊重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而不是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教師要学会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尽量满足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积极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关心的。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教师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积极的情感来影响学生,这种由爱产生的积极情感,能够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学生有效地学习。
第三,教师要不断学习,加强进修和科研,从而提升自身素养。在如今这个知识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的时代里,教师如果不学习,或是仅仅囿于自身的专业,那么很可能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俗话说,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一桶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要求了,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才能满足学生的各种要求。比如,地理老师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知识,而是应该开阔自己的眼界,多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籍,当然,还是要以有一个扎实的专业知识为第一要务。这样教师的综合素质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试想一个知识渊博、有修养、讲话风趣幽默的老师,学生会不喜欢吗?而且也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上课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老师素质得到了提高,自然会有益于上课的质量和效率。
第四,教师要学会与学生互动,这样才能确保上课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传统课堂上,教师强调师道尊严,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的关系,很多学生就畏惧老师的权威,而不敢与老师交流、沟通,这样双方不进行互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没有好处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教师才能知道自己教的知识,学生掌握了没有,掌握到何种程度等。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把那些学生尚未理解透的再讲一遍,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吃透,通过师生双方的这种交流、互动,既有利于老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小结习惯,从课时小结到章节小结,这样可以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告诉老师,及时解决。
学生要确保在课堂上的听课质量,就要在课前认真预习教材,先了解老师所要教的知识,这样才能确保在课堂上能跟得上老师的思路,不至于因思考某个问题,而错过了重要的知识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