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如何将德育渗透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7278
张瑛

  摘 要:众所周知,道德品质在人才素质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价值观、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道德法规相悖的社会问题。为了应对社会大环境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冲击,同时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我们应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不仅对小学生道德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也对语文教学起着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寓德于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所以每一位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修身养性应该从小抓起,一个孩子德行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与他所受到的启蒙教育有关。在小学,语文属于启蒙学科并且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外,还应该对其进行德育教育。

  1德育因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中的体现

  1.1角色扮演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分别带上不同角色的头饰,扮演并模仿课文内容表演对话。通过表演的方式,学生更能身临其境体会到人物的感受。这种亲身体验的情感对于孩子们往往深刻难忘,在语言知识点深刻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愈发浓厚。教材中很多课文多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我们根据课文巧妙创设一些生活场景,如孔融让梨、北京真美呀。这些日常生活场景,往往也蕴含了很多德育内容。

  1.2绘本故事阅读法

  绘本故事教学法深受小学生喜爱。图文并茂的故事,有情节有寓意有知识,小学生在阅读绘本故事时,常会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到故事中,体验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当他们阅毕掩卷时,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也自然深刻在学生脑海中。在一年级上期小学语文教材讲的是类似《狼来了》的故事,读完这篇故事后,学生都会明白撒谎是错误的行为,诚信的观念深入到他们心里,促进了小学生正确道德观的形成。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

  2.1渗透文化礼仪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选择的重点就是对孩子们进行祖国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材选编的内容一般都贴近日常生活,突出“用语教育”,这些包括日常的礼貌和称谓、问候、告别、节日问候等。另外,还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对别人进行赞扬、请求别人做事、简单拒绝别人等。

  2.2渗透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渗透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结合不同的场景和教学内容,巧妙地联系实际生活,对孩子们进行生活和学习习惯的教育。例如,在对孩子们进行郊游的模块教学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多跟同学和老师合作参加各种活动,教育其不怕困难,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困难互相帮助的习惯;在教授作息时间这一模块时,老师让学生逐步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引导其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2.3渗透社会美德教育

  社会美德所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它包括:关心他人、孝敬父母、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例如,在谈论小朋友的理想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只有分工的不同,每个人只是以不同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学习保护环境这一模块时,老师应该让其认识到我們所生活的地球越来越受到破坏,空气的污染程度日益加重,所以小朋友应该从小养成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的生活习惯,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不浪费电和水资源,爱护环境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3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进行德育的渗透

  3.1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营造良好德育氛围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有时甚至超过大人的想象,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及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要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真挚的爱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以扎实的基本功、严谨的态度和求实向上的精神为学生做个“终身学习”的好榜样。

  3.2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句型和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如第二单元讲的是我们国家的国旗,它的颜色、五角星,然后是我们热爱国旗、热爱祖国两句话。课文的内容这样安排,本身就为我们进行热爱国旗、热爱祖国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关键是通过怎样的教学形式,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是这样设计,在学习课文之前,先要求每位学生画一面国旗,要求孩子们注意国旗的特征。然后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它上面有几颗五角星?接下来我就指着一面国旗,有感情地把课文的内容完整的说一遍,并要求孩子们重复最后两句:我们热爱国旗。我们热爱祖国。通过画国旗、说国旗,最后上升到表达对国旗、对祖国热爱之情的学习过程,不用一句汉语进行说教就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对句型和课文中的教育素材,需要挖掘,选择合适的渗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枯燥的说教。

  3.3在教学活动,有机渗透德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如果只满足德育知识的传授,蜻蜓点水式的说理,难以保证效果。因此,必须引导小学生将德育知识以情感性或体验性的思维和态度来加以把握,融入自己的热情和激情,让他们深入理解,就能保证德育渗透的深度。英语课堂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创设课堂情景,引导孩子们参与课堂情景,让孩子们设身处地的感受理所当然成为加深德育渗透的最有效方法。

  4总结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注意它的策略性,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但不能喧宾夺主。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行事做人。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