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培养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6442
李祖惠

  摘 要: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对于学困生而言,阅读能力的低下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总是找不到方法和得不到要领,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成为转化语文学困生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它更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写作能力的基础。然而,小学语文学困生在阅读教学的学习过程中,总是找不到方法和得不到要领,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也成为众多教育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本人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在不断的总结,探寻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现就造成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培养的策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学困生阅读能力低的表现及原因

  (1)无阅读兴趣。新课程教材倡导“多认少写,提早阅读”,随着识字量的增多,由于学生个体记忆水平的差异,语文阅读技能的悬殊,学困生就无法较好地完成课内的阅读任务,于是乎课上课下,校内校外,都在竭力地采用多种方法去掌握课本知识,这样一来,就使他们感到学习的索然无味,也使大脑皮层一再感到疲乏,从而失去阅读的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

  (2)阅读速度慢。阅读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说决定阅读能力,部分学困生阅读非常慢,经常会出现别的学生已经读完全文,他们才读了一、二段或是一小部分。究其原因是语文基础薄弱,不是汉语拼音没掌握,就是字、词、句积累量少,导致读得不流利,阅读速度自然缓慢。

  (3)理解感悟差。阅读的目的就是要理解其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多阅读能够促进理解,反之,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能够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小学生阅读量小,积累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感,不能结合词、句准确的理解、感悟文章的意境和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加之学困生缺乏阅读兴趣,除了阅读教材上的必读文章外,根本无暇顾及其它课外读物,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始终得不到提高。

  (4)归纳表达差。学困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快速、准确地搜集和处理阅读内容中的相关信息,结果阅读完后无法清晰流畅地归纳出文章的内容、中心,也无法表达自己阅读后的所思所想所感。

  二、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培养策略

  1.树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碍,激发学困生阅读欲望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只有当学生产生了一种对自己认可、肯定、接受和支持的态度,才能树立起自信心。学困生由于在学习上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容易形成自卑、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如果我们以热情、积极的态度去支持他们,鼓励他们去阅读,肯定会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同时赢得与同伴平等相处的空间,并从中获得阅读的快乐,激发努力向上的勇气,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

  (1)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处于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的心情才舒畅,求知欲才能旺盛,思维才会活跃、流畅。阅读时,他们就能跃跃欲试,尽情地自由参与朗读,才能读自己想读,读自己所感,把自己的阅读能力发挥到极至。

  (2)优化评价,激发学困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的热情。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去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丁点的进步,都要恰到好处地给予表扬。只有这样,学困生才能在老师的言语中,体会到成功和自信,享受到自己付出努力所得到的奖励,于是争取更多的机会,更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来。

  2.立足教材,授之以渔,教学困生学会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

  (1)图文结合法。很多课文都配有形象、生动的插图,特别是低年级,大部分插图还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益处的。

  (2)读思结合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因此,阅读教学应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的方式,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父亲为什么要让“我”将钓到鲈鱼放回湖里?为什么作者说那晚钓鱼给他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样在读中进行思维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3)读说结合法。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学《假如没有灰尘》一课时,在学生感悟了课文大意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说话训练:在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举例说说现实生活中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的事物还有哪些?该如何正面认识和处理?如电视,网络,游戏……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拓展想象的空间,发展了思维,同时在交流中使学生的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4)读写结合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应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学生们的“小练笔”中,我发现在读中结合写作的训练,学生能马上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一段话描绘得形象生动,充满情趣,富有想象力。

  (5)摘抄评价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过程中将优美的、自己喜欢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大有帮助的。我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我喜欢的优美语言》记录本,及时将读到的好词、句、段、篇记录其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3.落实计划,结队帮扶,培养学困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持之以恒地阅读。阅读是个功夫活,只有多讀多练,才能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课堂中的阅读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需要,帮助每一位学困生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并要求学生做好“读书卡”,老师及时检查阅读效果,及时鼓励,保证学生阅读兴趣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寻求阅读伙伴。学困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较差,光靠老师的指导还远远不够,教师要帮助他们在班上寻找一位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作为阅读伙伴,定时定点、有计划地进行阅读,形成个性化、有效性的阅读实践,及时帮助学困生解决阅读困难。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学困生的培养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个性发展,多给予关心、鼓励和帮助,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空间和时间,使这些孩子学会阅读,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汪薇.学困生语文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