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0560
杨国信

  摘 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享用。但是当今教育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多数的学生都只是等着老师灌输知识内容,发挥不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数学教育;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当今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被动学习,被动学习通常是,老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学生不能够主动地去发现学习,所以对新的知识,不具有探究性,也不懂得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当学生离开老师后,就无法自主学习,这就是现在的应试教育所造成的缺陷。接下来就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传授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1.培養学生使用教材的能力,从而学会从中收获方法。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使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教材是教师备课时所要分析的,也是教师在传授知识之中的主要根据,同时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所有科目的教材都是一样,教材中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等,并且用科学的语言将它连贯起来,展示了整个教学的内容,它也具有独特的词汇,不同的叙述格式和语言特点。所以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研究和探讨,一日复一日,会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所提高,这对小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是个很好的开端,渐渐养成了独力钻研的好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学习新知识,这对学生学习新知识减少了很多的困难,在课堂教学中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不仅仅有这些生肖,还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教材中也有一些课外知识,给学生创造了课外阅读的条件,学生可以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和视野。

  2.教师对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方法也要有所重视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是需要利用某种操作工具才能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一种技能。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技能都是操作技能,如音乐方面的吹啦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那么在数学方面表现为画图、测量、制作和操作等等,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练习。由于现在的应试教育,严重影响到对操作技能的培养,由于考试中基本上不需要考操作技能,所以很多地方都直接忽视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但是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我们就应该重视这种技能,平常要加以训练。在训练中,要重视教师给学生做的示范,注意到教师教给学生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教师是一边讲授边演示的方法,学生可以清楚的学,每一个动作直观地印在脑海中,这样也可以保证视觉形象准确无误。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可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发现学生有错误的地方就稍微提醒和指正,这一阶段,可以强化和巩固学生掌握操作的方法,进而形成自己本身的技能和能力。当需要测量学习的时候,想要让教学效果最佳,就应该让学生到现场去进行练习,学生的操作方法也可以得到巩固。

  二、学习态度的端正,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

  事实表明,学生如果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就很难将注意力集中,也会有不稳定的情绪,而且意志力会变得薄弱。所以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第一,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以身作则,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例子,比如,科学家是怎样从小立志成才的,在我们现实中的许多成功人士,是怎样获得成功,从中克服了哪些困难才取得了事业上的伟大成就。运用一些故事,具体又形象,让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接着学生就会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也清楚自己为了什么而学习,将来要为祖国做出什么贡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但是想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二,教师良好的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观察力更加集中。利用生动形象或者直观的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因此,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情景,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的学习是轻松而愉快的。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自主获取知识的初步感知,也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学生通过预习,熟悉教学内容,并且大致找出预习内容中的重难点。其次,课后复习,复习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古人强调复习的重要性。那么,单在数学方面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以下方面:第一,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第二,细心观察,计算准确;第三,作业完成后要进行检查,调整思路等等,此外,还要重视验算能力的培养,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过程中将这些学习习惯融会贯通起来,一定会有优质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与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长期的课堂上,及时指导、帮助、训练,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验算的习惯要重视培养。要让学生知道,验算也是解题过程中的其中之一步骤。运算就相当于自我反思,不仅保证了答案的正确,还可以把题目理解得更加透彻,分析出解答错误的原因,调整好自己的思路,这些过程对提高和巩固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我们教学的任务,不断地培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一定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