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会计核算是我国各级高职院校财务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新形势下,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制度,落实执行标准,提升会计核算业务的有效性,成为了众多高职院校会计部门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体制不健全、方法不科学和人员业务素养不够三个角度出发,探究了当前高职院校会计核算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广大高职院校会计核算活动的优化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核算;问题与改进策略
一、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体制不健全
一方面,核算组织结构体制不完善。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没有建立专门的成本核算部门,2016年2月份,中华财会网公布数据显示:“在我国1500多所高职院校中,建立了独立、完整成本核算部门的,占比仅为5%” ,这意味着,占比95%的高职院校,日常的成本核算工作,仅交由单位的财务室统一管理,而财务室日常的会计项目十分繁多,能够真正用于专业化会计核算的时间、人力比例也十分有限,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
另一方面,核算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活动,牵涉到单位整体财务、经济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可靠性,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核算监督管理体制,并抓好落实工作,才能保证核算工作的有效性,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并不注重核算监督体制的建设,也不关心监督体制的落实,造成大量会计核算贪腐事件的发生。
(二)会计核算方法不科学
高职院校会计核算方法多种多样,在具体的操作中,各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完成单位财务的核算。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成本核算是,存在方法不科学、陈旧等问题,“简单粗暴”的报账式、比对式核算方法应用层出不穷,而上述核算方法技术性含量低,精度十分有限,仅仅是简单财务统计量化的延伸,难以起到高职院校多元化财务支出的精确核算和统计,由此造成的财务问题也日趋多样化。
例如,2015年3月份,江西省财政厅公布了2014年度,全省高职院校会计核算情况的统计数据,超过50%的省直属高职院校,60%的省内地方高校在财务核算中,采用报账式、比对式模式进行操作,而高职院校年度会计核算数据的有效率为45.7%,同比下降3.5%,通过连续5年的数据统计,省内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有效率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
(三)岗位人员核算业务素养不足
2016年3月1日,我国财政部正式发布《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该准则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该准则的出台,预示着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将迎来一场大变革。而在传统财务机制下,高职院校的会计人员主要工作就是报账、记账、核算,领导要什么数据就提供什么数据,几乎没有太多管理的压力。会计人员也习惯性把自身定位于财政资金的核算者、国有资产的守护者角色,但《基本准则》实施后,光做到这些恐怕远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根据国家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高职院校中,持有中级以上资格的会计从业人员比例仅为27%,此外,仍有5%的岗位人员处于无证上岗状态,因此,尽快提升岗位从业人员的自身专业素养,亦是会计核算活动有效性提升的重要保证。
二、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核算改进的对策
(一) 健全会计核算体制
第一,健全会计核算组织结构体制。一方面,国内各级高职院校应尽快成立专属的会计核算部门,并结合自身的财务活动实际情况,引进专业化的财务会计核算技术人才,对单位财务账单、支出、收入等账目情况,进行精确定量化核算,同时,要保证会计核算部门的相对独立性,确保会计核算体制的运行能够处于独立、公开、可信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构建专业化的会计核算信息化管理体系,将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活动,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的体制之下,例如,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的核算管理平台,实现人机操作式的专业管理,从而为提升核算的效率、精度奠定基础。
第二,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机制,是确保高职院校会计核算质量的基础,新形势下,各级高职院校可在传统监督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的优势,构建移动互联网平台下,新型的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平台。
(二)引入科学的核算方法
在今后的会计核算活动中,高职院校应提升核算方法的先进性,注重引入新的会计核算策略,实现行高职院校会计核算的高效化。在具体的实施中,可运用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新思路,将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中广泛应用的ABC法、品种法、分批法、分类法引入其中,构建科学的会计核算模式。
例如,应用ABC成本和算法,对高职院校管理成本进行核算,实际的操作流程如下,第一,确认耗损管理成本,进行分类计量;第二,识别管理成本作业类型,划定成本核算作业库;第三,界定成本核算作业动因,编订最终的核算产出成本。在上述模式下,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将变得更为具体化、科学化、精确化,从而为核算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加强对岗位人员的培训
为了应对新《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所带来的挑战,各级高职院校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学习和运用新会计准则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去进行研究修订和解释文件,反复琢磨,力求在思想层深刻地领悟各个准則修订文件的精髓所在,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此外,高职院校领导者还应注重采用新方式、新方法去培养在岗从业会计人员,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提升专业职称等级。例如,2016年1月份,深圳市财政局颁布了《深证市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规划》中提出了“互联网+会计培养”的理念,提倡引入移动互联网资源,对高职院校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上述新会计准则下,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十分具有借鉴价值。
三、结语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核算活动指明了方向,在下一个阶段的会计核算工作整改中,各级高职院校会计管理者,工作人员都应准确把握政策动向,切实开展好会计核算活动,如此一来,才能够确保本单位会计核算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l]陈春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解析田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7):45-46
[2]焦洁.电力企业环境下的会计核算价值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04):3-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