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作为新时期崛起的女作家,张抗抗的短篇小说《夏》中的主人公岑朗是作者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化身,凝聚了作者对人性美及现代人生存方式的思索。本文从真、善、美三个维度发掘岑朗这一完满人格形象并探讨其背后的意义。明眸,既是岑朗的外貌特征,也代表着她不灭的精神追求。让我们追寻岑朗的步伐,一探明眸下的真善美。
关键词:岑朗;人物形象;真善美;张抗抗
求真,向善,爱美是人类天性。寻求真善美的统一,不仅是一种美学理想,也是一种人格上的追求。当代女作家张抗抗在写作中不断探索人性,对人性真善美的不懈求索体现在她的众多作品当中,其中就有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夏》。《夏》讲述了一个1977年恢复高考后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故事。改革开放初起,新旧思想交织,价值观念的差异逐步产生,而这一历史趋势也反映在大学校园之中。故事主人公岑朗就是一个走在人群前面的真理掌握者,她正确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并与班里的党小组长吕宏——旧观念的捍卫者,发生了思想观念上的冲突。而故事中的“我”梁一波是班级的学习委员,由衷地欣赏、爱慕岑朗,却成为吕宏的暗恋对象。夏季一次偶然的失误,使岑朗送给“我”的一张照片被公开,由此引发了一场照片风波,故事就此展开。
照片中的岑朗,“那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比海浪和水珠更清澈、明净”。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眼睛是心灵之窗,观察一个人的眼睛,善恶真伪便无处掩藏,这一论点自两千多年前便已由我国著名思想家孟子提出。岑朗清澈明亮、星星似的眼睛在文中被多次提及,在我看来,这已不仅是作为人物外貌上的突出特征,而是作为人格真善美的代表被强调、抽取出来的具体化意象。由于岑朗身上凝聚了张抗抗对理想人格的求索,她被塑造成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人物形象。本文从《夏》小说文本出发,试从人物性格分析和人物价值分析两方面把握岑朗这一文学形象及其意义。
一、岑朗人物性格分析
人物性格是人物形象构成的重中之重。下面我通过分析岑朗的人物性格挖掘她身上所展现出的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境界,细品明眸之下那一片纯澈的心灵天空。
(一)求真
真,在我看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真实,不虚伪,不矫揉造作;二是求真知,追求永恒的真理,不随波逐流,不屈服于权威,有独立的思想和独创的见解。这两点在岑朗的身上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关于真实,一方面体现在岑朗不避讳闲言碎语,于意兴勃发之时在班级联欢中放开嗓子和男同学一起唱情歌,洒脱大方;一方面也体现在与吕宏的对比当中——吕宏一边苦口婆心对“我”进行思想教育,借口替“我”保管照片,一边却拿岑朗的照片四处招摇,诋毁他人声誉,岑朗听说后宽宏大量,并未追究于她;吕宏为使岑朗评不上三好学生,暗中联络班干部共同造谣对付岑朗,而岑朗一直光明磊落做人,大方陈述观点,相形之下,美丑高低一目了然。至于求真知,文中更是多处有所体现。岑朗面对老师这一权威的象征时自信坦然的态度,“她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直直地盯着老师,那眼光明明白白地流露出一种自信的神气”,随后大胆地表达了自己“学校的主要矛盾就是获取知识和知识贫乏的矛盾”而非阶级矛盾,“大学是通向四个现代化的桥梁,有自己的特殊任务,这个任务就是培养人才”的尖锐观点。她的思想独立而前卫,执着追求真理,蔑视学校和老师的权威,即使后来政治考试因此不及格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观点。文中的“我”评价岑朗“凡事总有她自己的看法。不同意的,她决不附和,有时简直到了咄咄逼人的地步……”;她与众不同,不囿于常规,听到“我”说出“松花江在太阳的照耀下像一条闪光的金链”的比喻时不客气地指责道“难道我们周围无形的锁链和束缚还少吗?”。岑朗真实洒脱的品性和求真知的执着精神,曾让“我”发出感慨:“莫非她是那样不看重自己的名誉,也不怕别人议论她么?”。在我眼中,岑朗并非不爱惜名誉,而只能说,她把真理看得比自身的名誉重要,非此不足以成为她!
(二)向善
善,就是与人为善,文中主要体现为岑朗的真诚和善良。照片事件发生后曾一度满城风雨,“我”为躲避闲言碎语,平息风波,不敢与岑朗接触,不想岑朗却主动找上“我”。当“我”久久处于“岑朗来找我是为了要回照片证明自身清白”的想法之中备受煎熬时,岑朗却讲明自己的来意是“组织一个文学社”。原来岑朗知道创办文学社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便真心诚意地邀“我”共同加入。岑朗为人坦荡,并不因莫须有的“罪名”而担惊受怕,也不因此责怪于“我”,反而真诚地邀请“我”加入创办文学社的队伍之中,足以见其待人的真诚友好,明辨是非。此外,在松花江的沙滩上岑朗坦诚说出她之所以注意到“我”是因为“我”长得像她死去的哥哥,打破了“我”之前对她浅薄的猜测。岑朗“注意到我,既不因为我是党员,也不因为我是学生会的干部”,她一直怀抱着一颗坦诚相待的心与“我”做朋友,这份真诚与善意让“我”为自己感到脸红。而在岑朗遭吕宏污蔑需要证明人时,她“明明看见了我,却把眼光挪开了”。显然,岑朗这么做是为了维护“我”的声誉和形象,她此时的善与吕宏的恶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岑朗身上我们看到了从内心开出的善之花,香飘十里,沁人心脾,不仅感染了故事中的“我”,也感染了读者们。
(三)爱美
我理解的美,既不肤浅地指面容姣好,也不单纯地指心灵上的美丽。美丽的容颜不能常驻,而真与善已经将岑朗的心灵美较为完整地概括出来了。我要谈的美,是指岑朗对美和美的事物的高尚追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管从人格的角度看还是以美学的眼光审视,爱美,欣赏美,追求美,都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和素养。懂美爱美,是一个人高尚情操和高雅情趣的重要体现。美的形式各异,不变的是形式下、内核中美的价值。对岑朗而言,普希金的诗是美的,歌唱爱情的歌声是美的,手风琴声也是美的……爱普希金的诗,是因为普希金宁死不屈的崇高品格,是“真正的诗人”;爱拉手风琴,她的琴声“就像充满青春活力的溪流……快乐地激情地奔流在大地的怀抱中”;爱情歌,她热情地鼓动班长唱《山楂树》,“快活地扬着脸拉琴”,“眼睛也发亮了”,甚至放开嗓子和班长一块儿唱了起来。岑朗追求的美的事物有一个共通性——自由奔放,率真热情!它们都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激情,在美之中蕴含了极大的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歌颂!这样对美的欣赏与追求,才符合岑朗这个人物,才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所需要的个人品质和时代精神!
二、岑朗人物价值分析
张抗抗将真、善、美三个维度结合起来,通过融合贯通三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率真热烈、洒脱豁达、真诚善良、求知向上、思想独立、向往自由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唯有这样的女性形象,才能担当起打破旧时代僵化偏激思想,迎接新时代自由曙光的艰巨任务。作者于细枝末节处,只言片语间着力刻画岑朗的人物形象,那么作者为何要刻画这样一个女性,又有什么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呢?
(一)历史价值
短篇小说《夏》发表于1980年这一特殊的节点——十年文革落幕不久,高考刚刚恢复,左倾思想尚未厘清,旧的阶级斗争思想依然残留在人们的脑海中,沉闷僵化的空气弥漫在大学校园里,而新思想尚未形成和传播开来,意识形态的色彩十分浓重。这就是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也是故事的主人公生活的年代。因此,我将岑朗这一人物形象的历史意义归结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者用深刻、大胆的笔触书写现实,借主人公之口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态度,表达自己变革社会现实的强烈愿望,其作品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到来,是新时代的宣言书,而岑朗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第二,通过岑朗和吕宏两位人物的鲜明对比,爱憎分明的叙事角度,作品起到了警示人们改变僵化落后的旧思想,积极学习新思想以迎接新时代的到来的历史作用,为人们敲响了警钟。主人公岑朗真善美统一,知情意兼备的完满人格就是作者期待的新时期建设者的理想状态,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并呼唤“新人”的到来。
(二)现代意义
除却历史意义,以今日的眼光打量岑朗这一人物亦有可圈可点之处。现代意义可多角度发掘,我着重提出以下三点:
第一,岑朗所具有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直至今日仍是现代大学生缺乏的重要品质。岑朗毫不客气地指出“我”松花江像金链的比喻是很糟糕的,代表着旧思想观念的束缚,这便是她批判性思维的最好体现。这一点从上文对岑朗“真”的人格的讲述中已充分体现出来。能够跳出当时主流思想的框架而不受束缚,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她求知若渴、独立思考的品质和能力密不可分。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正是中国教育的缺失。
第二,岑朗率真洒脱、自由坦荡的品格,放在现代社会依旧难得可贵。现代有多少人为了一己之私戴着虚伪的面具八面玲珑、四处逢迎?又有多少人迫于生计在唇边挂上虚假的笑?与之相比,岑朗这份率真和洒脱显得极其不易,也就极其珍贵了。
第三,在作品中,岑朗周围的人均难以理解她新锐的思想,用充满敌意的眼光打量她,同学如此,老师亦是。就连“我”也惊异于她的大胆,虽能认同却不敢声援。这是极其可悲的,而且这份悲哀到现在还没完全消除。我以为,即使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只能被时代裹挟着前进,难以如岑朗般洞见时代发展的脉搏,但至少我们的社会要学会包容多样,允许别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会包容和理解的社会才是现代社会,而社会中的每个个体也才具有被称为现代人的资格。学会包容,是一种进步。
明眸下的真善美代表着一种完美的人格。岑朗的出现,是张抗抗对理想人格的一次塑造和尝试,自此之后,这位笔耕不辍的女作家不断探索人性,努力回答真善美三者是否真正達到过内在和谐的问题。《夏》中的岑朗作为张抗抗最初的尝试,始终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那双明澈的眼眸中闪耀着的完美人格,或许也是作家张抗抗始终如一的追求吧!
参考文献:
[1]张抗抗.张抗抗小说[M].马一夫,主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