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0452
张丹

  摘 要:会计电算化的兴起与发展,虽然促进了我国会计改革的顺利实施,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获取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对财务信息的管理效率,但是,现阶段内,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却始终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一、目前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素质无法驾驭电算化软件

  由于企业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受规模与资金的限制,因此,诸多企业的会计机构均较为简单,且职责不明确,例如:会计人员身兼数职,或由非会计专业的企业管理层亲属担任会计一职,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中,企业所选用的会计核算模块均较为简单。此外,在科学技术水平的推动下,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升级,而其在升级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输出、储存以及衔接环节极易出现操作失误,导致会计资料缺失,而这些工作并非一般会计人员所能胜任的。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不理想

  据有关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企业所采用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均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没有操作日志记录,尤其是在操作主体、时间及内容方面;同时,其容错能力也相对较差外,存在许多操作限制,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另外,虽然目前已逐渐出现进入系统则需输入口令、指纹辨认及声音检测等检测登录方式的优秀会计信息系统,但是,实际应用中,一旦系统瘫痪、计算机突然断电及计算机遭受病毒侵袭时,企业会计信息依然会陷入丢失困境,且不易恢复。

  (三)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对财务资源进行会计电算化管理过程中,须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模仿手工会计管理模式却是诸多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管理模式,且会计制度未随之更新与完善,最终导致企业普遍存在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会计核算不规范等现象。

  (四)政策与法规滞后

  由于会计电算化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即便我国相继颁布并实施了《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以及《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政策与法规,但是,这些政策法规却较为滞后,例如:涉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的细节规定,除了抑制了软件自身的发展,削减了软件作用外,还增加了会计电算化犯罪的几率和普及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难度,因此,制定专门的会计电算化政策与法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解决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就目前而言,要想有效解决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企业对财务资源的管理,则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会计岗位与会计专员

  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会计电算化得以顺利施行的重要前提,因此,企业应在完善企业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硬软件管理制度、会计岗位责任制度以及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等,并根据自身企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变化,不断完善会计出纳及会计内部稽核等。此外,由于企业会计资源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企业会计专员招聘方面,企业应善于聘用或留住优秀的专业会计专员,例如:以高薪吸引高业务水平的会计专员,以人文关怀感化在职的会计专员,帮助并督促其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此培养出集“会计、管理、计算机”于一体的全能型人才,为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电算化作用提供坚实基础,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由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与企业生存及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企业规模及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例如:采用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方式,明确各级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包括财务专员),同时,督促其与时俱进,熟知有关会计电算化的各项相关法规及掌握相关新技能,以保证其不将企业财务信息外露,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另外,企业自身则应不断强化对财务信息的保密管理工作,例如: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指纹识别、权限限制,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与监督,以及备份企业会计资源等。

  (三)强化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管理者应重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与之俱进,积极主动的学习现代化管理模式,落实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规划。此外,还应根据市场及企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会计机构的设置,明确岗位内容与职责,规范操作流程等,以此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保证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会计电算化作用的最大化发挥,从而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亦得到了普及,且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对于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政策与法规滞后问题,则应重视并妥善解决。首先,利用准则类法规(具体的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电算化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其次,增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提高会计专员和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电算化的认知度,从根本上规避其滋生“监守自盗”的犯罪心理及行为。最后,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研究,例如:深入企业内部,充分了解其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管理、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及电算化系统会计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及存在的不足,以完善现有的会计电算化法规或制定新法规。

  三、结语

  会计电算化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应用水平不仅掌控着企业的生存命运,而且还肩负着增加企业效益及推动企业持续性发展的重责。因此,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会计专员应明确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落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并切实解决好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会计电算化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余秦,刘金山.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12)

  [2]张雷.浅析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3]王明艳.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