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即便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也阻挡不住计算机网络前进的脚步。但是,在偏远的农村,它就此产生的影响无非是增多了在网吧玩网游戏的青少年。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让信息技术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正能量的种子,是众多农村初中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初中;运用
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已经在各个领域渗透。在学校,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开设在中小学的课程中。掌握信息技术,就学生而言,它是当今青少年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他们文化水平标志,就学校而言,更是要求将信息技术融合在各学科中,起到便于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作用。
一、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运用的现状
如今,国家花费大量资金投入到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包括为信息技术课专设的计算机和电脑室,基本上能做到课上人人有电脑。另外,教室里配备了班班通,便于各学科完成教学任务。在这样的硬件设施如此优化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应该是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的,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如此。
(一)信息技术课程形同虚设,是游戏课
还是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非考试科目,被当做“耍耍课”,任课教师不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担任,就是由年龄较大或“教不住书”的教师担任。其结果不是被考试科目的课程占用,要么就成了学生们玩游戏的放松课。如若老师真要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学生也未必乐意听。所以,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在农村初中就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开设这个学科的根本目的
(二)班班通有效使用率低,是稀罕课
随着教育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备,今日的班班通已经把昔日农村初中落后的教学设备取而代之,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大容量、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可是,班班通的使用却不如意想的那般好。原本丰富的教育共享资源,在老师的鼠标点动下,教师俨然就是一个多媒体操作者,根本无视台下鲜活的学生个体。或者就是教师不熟悉这样的教学设备,迫于无奈之下生硬地操作,让学生在台下目视他的操作过程就够了,还谈什么学习。再或者就是落得轻松,搜一部影视作品给学生看,双方都不亦乐乎……如此陷入班班通的使用误区,不但起不到优化教育资源的效果,反而会阻碍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发掘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的巧用
那么,本来经济就不发达的农村,消息就更为闭塞,只有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整合教学内容,才能为农村初中的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
(一)掌握信息技术,提高自身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答疑解惑。而今,科技飞速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置身于这个“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一个无形的信息之网向我们扑面而来,如果教师不及时跟进,学习提升,让陈旧的观念束缚我们的思想,根本就无法适应现在的知识爆炸时代,准会出现被学生一问三不知的尴尬场面。只要掌握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就能帮助教师更新知识,拓宽教师的专业化道路。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的老师,更应该在这方面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在众多的计算机技术中选择贴近教学,有兴趣、有能力掌握的内容深钻细研,提高专业技能。事实上,在我们区,早就开始对教师进行了现代信息化技术的相关培训,目的就是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二)巧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学
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不再是要有一桶水,而是需要老师教给学生找水、舀水的方法,其它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了。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我们必须放弃以往教师单纯教授,学生照单全收的陈旧方式,要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质疑、解疑、释疑的过程中探求方法,并能做到举一反三。现在网络环境开放和共享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初中语文黄河探秘的实践活动中,只要给学生提供搜索网址,其余内容让学生自己取舍,比教师直接教授效果好得多。
在课堂上,就应该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自然地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现代教育媒体信息量大、内容充实、形象丰富,能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颖、有趣、富有艺术性与综合性的知识、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突显学科教育中的人文内涵。例如,我们课堂上的多媒体课件,把过去、传统、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视频等构成的动态教材,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更应该延伸在课外,现在兴起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巨大教育变革,它让学习不受时间、空间、距离的限制,极大地优化了教学环境,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善用信息技术,优化班级管理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级建立之初,就利用网络建立QQ群,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了解。即便地处农村山区,因为留守儿童多,家长多为孩子准备了手机方便联系,通过QQ,可以及时发布班级信息,方便快捷。班级QQ群的建立,也能增强孩子的归属感,无形中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在班级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也能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例如在家长会的时候,让学生上台通过多媒体展示他们平时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生动的画面展示比传统的班主任讲,家长听的方式更吸引人,让人印象深刻,对学生自己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搭上信息化的快车,把教育工作做得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信息技术本是一种工具,是为了达成人的培养目标的一种载体。因此,我们在应用教育信息的时候,还要注意信息技术的价值取向,理性的对待教育信息技术。既不能简单排斥,也不能一味的盲从,切实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整合好二者,这样才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所以看似高深的信息技术,即便在农村学校,只要教师用心学习,潜心专研,也能让信息技术的暖风吹得山花灿烂。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学习资料》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00年12月期
[2]《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4)
[3]陈福林,郭金花.《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7年25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