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揭示了朗读对学生语感培养、交际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塑造等益处,并提出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语感;交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字词的解读和掌握通常是教师关注的重点。然而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母语、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感,由此观之,仅仅掌握句读之义似乎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的进行朗读教学则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鉴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分析了朗读教对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并通过一定的探索,揭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具体如下。
一、朗读的重要性
1.朗读能够促进智力的发展
根据科学理念所示,人的智力需要通过不断的锻炼的从而逐渐提升,所谓的用进废退即是如此。就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言,其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其智力的发展也正处在活性较强的时期,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注重智力的培养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思忖的问题。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同样如此,因为语言能力本身也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而在小学语文中,适当的进行朗读教学,则能够更加全面的开发学生右脑的语言辨别能力,通过长期的朗读训练还能够培养起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朗读对小学语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社会交际中,落落大方的性格,儒雅从容的谈吐都会给你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然而由于每个学生身处环境的迥异,因此在性格上也自然有着天壤之别,有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助益使之自信从容,而有的学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或许有些自卑胆怯。显然后者在今后的人生发展中将会面临更多的阻碍,为了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自信的交流仪姿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而朗读则能够有效的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在朗读中,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从而使口齿变得伶俐,让谈吐变得从容,将感情展示得更加层次丰富。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摆脱怯懦的姿态,从而获得自信。
3.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在朗读过程,学生可以放声高论,在此期间学生的神经会较为活跃,其精神状态也会更加的饱满,因此注意也相对集中,学习活性极为活跃。在如此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也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就能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所阐释的道义,从而理解文章传达的艺术美感,通过学生的吸纳进而增进语言能力。总而言之,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此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习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项模仿活动,简言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通过不断的模仿从而吸收其精华,最后通过一定的思维加工最后才能有所创获。因此在写作能力的培养进程中,模仿也是必不可少的,现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通常都会进行仿句练习即很好的契合了模仿学习的要求。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也能够达到模仿学习的效果,因为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全身心的体味文章辞藻的深意,从而琢磨其情感的表达,最终以充沛的情感脱口而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自然也应该是相当深刻的。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
从上述对于小学语文朗读教育的现状和小学语文朗读教育的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朗读教育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我们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对小学语文朗读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讨论。
1.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进行朗读教育,例如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当中一些比较优美的文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现有的一些语文教学方法朗读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当中的文章开展朗读训练。
2.将学生的朗读教育单独开设课程
我们认为针对当前一些学校对于朗读教育不大重视的现象,可以开设专门的朗读训练课程。首先就是从教师层面进行教育,让教师明白朗读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对于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这个基础出发开设相应的朗读教育课程,学生对于专门的课程会有一种重视的感受,教师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将学生的朗读教育工作做好。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朗读教育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朗读教育,这是我们现阶段的朗读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朗读训练并不是对所有学生都一样,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训练。例如有些学生的发音更适合抒情,有些学生更适合掌握节奏,这些都是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乐意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更加有利。
4.重点段落 着重朗读
在古人读书理念中,主要强调的是“口诵心惟”。而这个所谓的“诵”却不止是要求“口”的发音活动,与此同时也应该包含了层次丰富的思维活动和跳跃的情感活动。那么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的认识语言的特点,并鉴赏语言的美感。例如当读到《难忘的一课》中的“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一言以蔽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智力,与此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合理的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全面实施朗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宁亚利.浅谈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013年3期
[2]韩艳艳.语文课中如何进行朗读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年12期
[3]郭俊芹.如何指导学生朗读[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年16期
[4]黄兴学.提高小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j].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21期


最新评论